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 2023, Vol. 13 ›› Issue (11): 21-23.

• 临床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免疫球蛋白与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机制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

石宪花   

  1. 曹县人民医院,山东 菏泽 274400
  • 出版日期:2023-04-15 发布日期:2023-07-24

  • Online:2023-04-15 Published:2023-07-24

摘要: 目的 探讨免疫球蛋白与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的药理机制以及对心肌酶、肌钙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择曹县人民医院于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VMC患儿6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1)、对照组(n=31),前者给予免疫球蛋白与维生素C治疗,后者给予常规治疗,对比组间心肌酶、心肌损伤指标、免疫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心肌重塑指标。结果 用药后,观察组心肌肌钙蛋白1(Cardiac troponin 1,cTnl)、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脑钠肽(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Acid kinase isoenzyme,CK-MB)较低,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较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Type I procollagen amino terminal peptide,PINP)、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Type I collagen pyridine cross-linked terminal peptide,ICTP)、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MMP9、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 one,TGFβ1)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CD3+、CD8+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D4+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4周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VMC患儿选择免疫球蛋白联合维生素C进行治疗,对改善患儿机体免疫情况、减轻心肌损伤程度、抑制心肌重塑具有积极意义,且优化后的用药方案并未增加不良反应。

关键词: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免疫球蛋白, 维生素C, 心肌酶, 肌钙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