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术后切口护理流程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筛选本院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7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展开分析,在“护理干预差异性”原则下降纳入患儿分组-对比组(38例,常规术后切口护理流程)、研究组(38例,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术后切口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感染发生情况(发生率、消退时间)、术后相关指标(切口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住院费用)、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感染发生率7.89%明显较对比组26.30%更低,感染消退时间较对比组更短(P<0.05)。研究组Comfort评分较对比组更高,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住院费用均较对比组更少(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量表各方面(基础护理、病房管理以及消毒隔离和护理安全)评分均较对比组更高(P<0.05)。研究组家属或监护人护理满意度94.74%显著较对比组76.32%更高(P<0.05)。结论 在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术后切口护理流程中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能够规范护理流程、操作实施,最大限度降低感染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进程,同时还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帮助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