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香, 施尚鹏, 曾力群. 早发冠心病与晚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比较[J]. 中国循环杂志, 2017, 32(7):638-641. [2] 陈永俊, 郝应禄, 李燕萍. 高尿酸血症与早发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9, 25(2):120-123+128.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 29(12):710-725. [4] 刘浩, 武刚, 翟雪芹,等. 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11):1205-1208. [5] 高晓津, 杨进刚, 杨跃进,等.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年龄组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医学杂志, 2016, 96(40):3251-3256. [6] 姚文森,刘全.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在老年患者中应用研究进展[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9, 38(3):331-335. [7] 任新宇, 周玉杰, 马茜. 他汀类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 2016, 11(3):442-447. [8] 李翔, 高毅滨, 郑文武. 瑞舒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J]. 山东医药, 2015, 55(25):44-45. [9] 孙平, 侯东彬, 邱静,等.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脏功能的影响[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6, 35(8):1893-1898. [10] 李玲,罗晓丽,王红勇.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心肌梗死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 14(12):1384-1386. [11] 苏艳萍.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观察[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 14(Z1):312-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