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陶宝琴,王俊秋,杨慧敏.维生素C联合免疫球蛋白对病毒性心肌炎小儿心肌重塑的影响[J].西北药学杂志,2021,36(5):820-824. [2] 李娟,周静.家庭协同式护理干预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6):171-173. [3] 陈清芳. 家庭协同式护理干预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30):86-88. [4] 姚淑文,张环,杨菁.家庭协同式护理模式干预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精神,心理,行为状况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16):59-60. [5] 李家宜.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6,11(5):1. [6] 黄亦明,刘金珍,徐雁,等.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2,39(5):571-575. [7] 王烈,杨小浸,侯哲,等.护理者负担量表中文版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8):970-972. [8] 吴梦余,尹艳华,马琳,等.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联合CRRT治疗心肺复苏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护理1例[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8):1260-1262. [9] 张雅宁,袁展望,郭亚鹏.辅酶Q10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或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对心肌酶谱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学,2022,28(1):168-173. [10] 郑瑞利,冯迎军,杨慧敏,等.病毒性心肌炎儿童112例血浆外泌体微小RNA-148a水平的观察[J].安徽医药,2022,26(9):1786-1789. [11] 欧良红. 家庭协同式护理干预模式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理行为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309-310. [12] 陆燕芳,顾芸韵.家庭协同式干预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理行为特点与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14):2673-26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