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 2023, Vol. 13 ›› Issue (30): 81-83.

• 冠心病专科护理 • 上一篇    下一篇

基于希望理论的心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及心理弹性的影响

陈烨, 陈婉琴   

  1.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州中医院,福建 福州 350100
  • 出版日期:2023-10-25 发布日期:2024-04-18

  • Online:2023-10-25 Published:2024-04-18

摘要: 目的 分析基于希望理论的心理干预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完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成心理组(n=32)与常规组(n=32),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心理组基于常规组接受基于希望理论的心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心理状况[心理状态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弹性[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HHI)]、应对方式[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结果 干预3个月心理组SCL-90分值低于常规组,CD-RISC分值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心理组他人维持亲密关系、对未来/现实积极态度、积极行动分值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3个月心理组面对分值高于常规组,回避、屈服分值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基于希望理论的心理干预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可缓解负性情绪,增强心理弹性、希望水平,改变应对方式。

关键词: 希望理论, 心理干预, 心肌梗死, 心理状况, 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