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寇妍妍,李倩.联合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栓弹力图的意义[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17):123-126. [2] 林东海,陈素琼.凝血功能和血小板检测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7):106-108. [3] 李兴,卢姿瑾,王晓冬,等. CYP2 C19基因多态性联合血小板功能检测指导PCI术后患者抗血小板药物选择的效果观察[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20,41(6):960-964. [4] 李袁树,孙晓川. 应用血栓弹力图血小板图参数指导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术后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21,18(5):339-343. [5] 施鸿毓,梁明亭,吴义林,等. 常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J]. 上海医学,2019,42(1):4-7. [6] 刘雪凯,张萌,辛勤,等.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和P选择素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缺血性事件的预测价值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1,29(12):19-23. [7] 刘潺.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四项指标评价急性脑卒中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相关性[J]. 医学临床研究,2020,37(6):915-917. [8] 孙伯晨,韩薇. 血小板功能检测指导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研究进展[J]. 心血管病学进展,2020,41(11):1132-1136. [9] 阎蓉,俞如权.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多参数血小板功能的检测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0,30(8):970-972. [10] 王瑞利. 血小板功能检测在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医药前沿,2019,9(26):120. [11] 任德旺,刘飞,徐东. 血小板功能检测在冠心病抗血小板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9,27(10):585-589. [12] 肖顺丽,丁世兰,孙正霄,等. 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及中药抗血小板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2021,46(19):4907-4921. [13] 王晶晶,王超,刘敏,等. 血小板功能检测在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非溶栓患者抗栓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0,23(2):114-118. [14] 杨健,邹永妮.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与炎性表达在急性白血病感染患者的检测价值[J].血栓与止血学,2021,27(4):602-603,606. [15] 杨惠敏,雷一莉.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各项参数对重症肝硬化患者的检测价值[J].血栓与止血学,2021,27(4):644-645. [16] 王广头,龙清霞,张芝帅. 血小板功能检测对高龄及超高龄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临床意义[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12):109-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