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 2021, Vol. 11 ›› Issue (30): 30-34.

• 临床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非杓型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与中医证型及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的相关性

郭佳和, 郑伯仁   

  1. 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7
  • 出版日期:2021-10-25 发布日期:2022-04-02

  • Online:2021-10-25 Published:2022-04-02

摘要: 目的 探索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与中医证型及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的相关性,为非杓型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诊断及靶器官损害预防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收集在我院心血管内科高血压住院患者134例,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分为杓型和非杓型高血压两组;根据中医辨证,取常见的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两个证型。测定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左室质量指数(LVM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结果。结果 非杓型高血压组的LVMI、AASI较杓型高血压组大(P<0.05);非杓型高血压组的eGFR小于杓型高血压组(P<0.05);阴虚阳亢证患者中非杓型高血压组的eGFR较杓型高血压组低(P<0.05);两证型的高血压患者对比,痰湿壅盛证患者的LVMI、eGFR、AASI高于阴虚阳亢证(P<0.05),两证型之间的IMT无差异(P>0.05)。在非杓型高血压组中,AASI与LVMI、IMT为正向直线相关(P<0.05);AASI与eGFR无相关(P<0.05)。结论 非杓型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较显著,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与中医证型及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非杓型高血压, 靶器官损害, 中医证型,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