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引起的任何面积大小的心肌细胞的坏死,是常见的心血管急危重症。既往WHO定义的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包括缺血症状、心电图动态改变和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变化。目前,根据心电图有无ST段抬高将心肌梗死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心肌梗死时,心肌坏死标志物通常于发病2~4小时后出现,而对于ST段抬高
高翔;姜述斌;. 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心电图的演变及机制研究进展[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1, 0(03): 13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