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俞剑东,郁艳梅,张佳. 协同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32(9):1295-1299. [2] 张蒙蒙,李倩,丁宁. Orem模式下的运动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效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3,29(3):108-110.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J].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中英文), 2018, 2(4): 760-789. [4] 符凤莲,何钰涓. 运动康复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可行性分析以及对心理状态、心功能的影响[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3,13(11):77-79. [5] 孙晶,薛芬菲,王施展. 基于家庭的延伸康复护理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况及遵医行为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22,19(1):181-184. [6] 吴萍华,曾华萍,陈丽娜. 多学科康复护理团队管理模式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2):324-327. [7] 孙小红. 思维导图引导渐进性康复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自护能力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13):2417-2420. [8] 张洁华. 临床路径式康复护理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22):88-90. [9] 黄小凌,翁朝凤,张秋镁. 基于代谢当量的运动康复护理结合纽曼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23):76-78,81. [10] 陈姝锦,闫海艳. 自我效能干预联合运动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8):3411-3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