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清济,陈亮,潘美宇.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斑块特征的诊断效能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24,23(1):32-37. [2] 于亚妮,刘昱圻,陈韵岱.血管周围脂肪组织及血管炎症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心血管杂志,2021,26(3):294-298. [3] 陈娇,明贤芳,吴永波.CT血管造影联合血清尿素、胱抑素C、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对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和斑块性质的关系[J].中国CT和MRI杂志,2024,22(1):74-77. [4] 单冬凯,王更新,王玺,等.冠状动脉最大面积狭窄率联合冠周脂肪CT衰减指数可预测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21,41(7):988-994. [5] 唐异蓓,张卡雄,赵磊,等.基于CCTA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应用于高危可疑冠心病评估的可行性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22,51(2):47-51. [6] 陈灿,陶青,陈蒙,等.基于冠状动脉CT钙化积分图像与血管成像测量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的对比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22,56(3):254-258. [7] 张润知,顾慧,李亚妮,等.449例患者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与CT高危斑块及狭窄程度的关联[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61(1):27-31. [8] 金鑫,张兴华,杨立.CT测量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炎症的机理及应用进展[J].中国医疗设备,2022,37(8):3-7,11. [9] 郝名媛,李旭,敬锐,等.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及其炎症因子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9,27(3):300. [10] 李俊灏,唐春香,刘通源,等.冠状动脉周围脂肪密度指数与斑块参数及血流储备分数关系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21,101(39):3214-3220. [11] 吴育鑫.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与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斑块性质的关系[D].福建医科大学,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