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玉华,汤玉妹,曹新妹,等.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对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0,17(1):47-50. [2] 温燕文,曹淑华,方景如,等.阶段性认知行为疗法降低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风险的效果[J].全科护理,2019,17(27):3409-3411. [3] 江开达,马弘.中国精神疾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0:16-24. [4] 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3. [5] 赵子洲,莫煊,郑银佳,等.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蛋白因子水平与PANSS评分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0,20(12):2267-2270. [6] 霍洪林,刘肇瑞,黄悦勤,等.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1,35(12):991-998. [7] 陆如平,高慧,蒋琳娜,等.精神运动康复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42(1):77-81. [8] 余小定.基于人文关怀护理理念的心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36):5017-5020. [9] 曲军民,杨丽敏,韩振,等.二甲双胍联合行为干预对利培酮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紊乱的效果分析[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1,48(6):1018-1021. [10] 徐文惠.基于格林模式的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自知力、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33):150-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