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0卷 第13期 刊出日期:2018-07-15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中的治疗研究
朱德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3):  3-4. 
摘要 ( 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研究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的使用疗效。方法从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期间,选取我院中治疗过的149例符合研究标准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并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比组(患者共74例)只让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而研究组(患者共75例)则让患者服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最后对两组服用药物后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服用其对应药物进行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好于对比组服用其自身对照使用的药物的患者的疗效,并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的患者服用对应药物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比对比组低,同样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让患者服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患有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治疗效果理想。且在患者的血压及冠心病的症状的得到理想的改善的同时,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也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值得让广大相关疾病患者使用。
通心络胶囊联合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的有效性分析
刘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3):  5-6. 
摘要 ( 1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在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中通心络胶囊与非洛地平缓释片的有效性。方法将84例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常规组(42例,常规疗法+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组(42例,常规组方案+通心络胶囊)。对比治疗后血压、血糖指标,评价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疗效检验差异显著(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联合通心络胶囊和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能够显著控制血压和血糖指标,改善疗效。
耳穴贴压结合穴位按摩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陈卫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3):  7-9. 
摘要 ( 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耳穴贴压结合穴位按摩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接受治疗的86例高原发性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服用常规降压药的基础上采用耳穴贴压结合穴位按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在接受降压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降低,观察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90.80%,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74.42%,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过程中在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耳穴贴压结合穴位按摩,在保障降压效果的同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由于高血压引起的头痛、急躁易怒等临床症状,帮助患者控制病情。
50例高血压脑出血CT影像诊断分析
黄清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3):  10-12. 
摘要 ( 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的CT影像诊断情况。方法入组研究对象来自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符合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且在发病24h之内均行CT扫描明确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结果按照患者的死亡率依高到低依次排序,其中出血量>100ml患者的死亡率40.00%(2/5)、出血量在50-100ml之间的患者的死亡率25.00%(3/12)、出血量
脑出血患者鼻饲中持续泵入营养液的应用效果分析
丘秀秀;曾明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3):  13-15. 
摘要 ( 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探讨脑出血患者鼻饲中持续泵入营养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外科脑出血鼻饲患者62例进行研究,依据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传统鼻饲法治疗和持续泵入营养液鼻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白蛋白、血总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腹泻、反流、便秘、误吸及胃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外科脑出血患者鼻饲中持续泵入营养液营养支持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管理
陈志军;胡群;晏荣;戴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3):  16-17. 
摘要 ( 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2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行常规管理、优质管理,对比分析两组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管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优质管理的效果良好,可以有效避免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吴亚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3):  18-19. 
摘要 ( 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名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监测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查结果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病情加重,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冠心病患者病情的治疗以及判断病情发展有重要临床意义。
降同型半胱氨酸治疗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疗效观察
刘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3):  20-22. 
摘要 ( 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将降同型半胱氨酸疗法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7年4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3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介入手术方案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降同型半胱氨酸疗法作为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CRP、IL-6以及IL-8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更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降同型半胱氨酸疗法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治疗中,能够有效辅助治疗工作的开展,对于患者的康复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瑞舒伐他汀在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治疗中的应用及对血清hs-CRP、MFG-E8和Klotho的影响
潘志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3):  23-24. 
摘要 ( 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在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治疗中的应用及对血清hs-CRP(超敏C反应蛋白)、MFG-E8(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和Klotho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7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在这一治疗基础上,研究组给予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血清hs-CRP、MFG-E8、Klotho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高脂血症治疗总有效率和血脂达标率分别为71.43%和60.00%,研究组为94.29%和88.5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经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MFG-E8和Klotho水平均明显改善,且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改善程度更大,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具有显著疗效,且有助于改善血清hs-CRP、MFG-E8、Klotho水平。
氯吡格雷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古再丽努尔·卡德尔;买热依木·阿布都热依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3):  25-26. 
摘要 ( 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并对治疗期间的用药安全性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APTT、PT、TT水平均明显较对照组高,FIB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老年冠心病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阿依努尔·买买提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3):  27-29. 
摘要 ( 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治疗中,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诊的冠心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单一用药,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用药,观测两组治疗4周后血液指标、发作症状以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G、TC、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1.90%,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P<0.05)。结论通过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用药方案,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血清指标,临床发病症状,且疗效确切。
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冠脉再通率观察临床报道
方军;富双玲;李玉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3):  30-31. 
摘要 ( 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强化抗凝、抗血小板、调脂综合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冠脉再通率。方法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强化抗凝、抗血小板、调脂综合治疗方法,对我科收治的68名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和用药过程的全程监测,通过冠脉造影证实治疗效果。结果 68名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综合治疗,冠脉造影证实血管完全再通12例,部分再通49例,完全未通7例。结论通过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强化抗凝、抗血小板、调脂综合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疗效满意,快速开通血管,能较好的为无条件实施急诊PCI治疗的患者实施初步治疗,并能为患者安全转运到上级医院实施PCI治疗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
曲美他嗪联合稳心颗粒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
江长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3):  32-34. 
摘要 ( 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曲美他嗪联合稳心颗粒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入组研究对象来自于在2016-2017年期间阶段在我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5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钙离子拮抗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等,并同时口服曲美他嗪,观察组患者在以上治疗基础上额外口服稳心颗粒进行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患者82.0%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4.0%,明显更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更少;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明显更短;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曲美他嗪联合稳心颗粒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改善其心绞痛发作情况,且不会增加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治疗安全性。
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吴江;江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3):  35-36. 
摘要 ( 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22例冠心病,研究时间为2016年7月14日至2018年4月21日,分别给予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与超声心动图技术进行检查;且对22例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情况及8F-FDG PET/CT与超声心电图检查节段分值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从22例患者中可发现8例单支病变,百分比36.36%;6例两支病变、百分比27.27%;6例三支病变、百分比27.27%;其中16支为左前降支病变,6支为左回旋支病变,16支为右冠状动脉病变。22例患者中的心肌阶段共374个,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检查发现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代谢异常为92个,百分比24.60%,其中节段表现为稀疏30个(8.02%)、表现为明显稀疏36个(9.63%)、表现为缺损26个(6.95%);与心脏彩超节段数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动态血压与动态心电图同步检查的价值研究
林志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3):  37-39. 
摘要 ( 1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动态血压与动态心电图同步检查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50例,同步检查所有患者的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观察不同时间段的平均血压、ST-T改变、房性和室性期前收缩情况。结果 5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平均血压水平同ST-T改变持续时间、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发生次数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动态血压与动态心电图同步检查能够观察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24h血压水平和心脏电活动的动态变化,有利于将24h血压水平控制在稳定的范围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促进预后的改善。
全程健康教育体系在冠脉支架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探讨
张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3):  40-41. 
摘要 ( 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全程健康教育体系在冠脉支架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作探讨。方法本次研究中选择双盲法将纳入对象(我院2017年7月-2018年4月收治的冠脉支架术后患者96例)均分组为:选择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全程健康教育体系干预观察组患者;将两组护理干预效果作对比分析,包括冠心病知识掌握度、自我效能、护理满意度等指标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冠心病知识掌握度(32.94±5.81分)及自我效能(39.05±7.32分)、护理满意度(92.64±5.01分)评分均比对照组(23.06±5.36分)、(21.38±7.46分)、(78.23±5.73分)高,P<0.05。结论冠脉支架术后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辅以全程健康教育体系干预的效果更佳。
参麦注射液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伴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黄柏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3):  42-44. 
摘要 ( 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到2017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9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单纯予以美托洛尔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施参麦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各时间点的脑钠肽(BNP)以及肌钙蛋白I(c Tn I)等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刘金秀;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3):  45-47. 
摘要 ( 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和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对2010年-2018年在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和安全性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并将其纳入随机对照试验(RCT),用Rev Man5.1软件对纳入的实验结果进行Meta评分。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共有7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心律失常总有效率、心功能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再住院发生率等五项指标相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时,给予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在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基础上还降低了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再住院的发生率。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应用三维标测指导下近似零X线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研究分析
翁金日;陈金灶;吴清国;黄俊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3):  48-50. 
摘要 ( 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三维标测指导下近似零X线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价值。方法 2016年2月~2017年4月我院共完成117例室上速射频消融治疗,其中采用三维标测指导下近似零X线RFCA治疗PSVT 67例,纳入观察组。采用普通X线指导RFCA治疗PSVT 50例纳入对照组。对比手术时间等手术期情况、曝光时间、放电次数、即刻成功率、复发率、并发症等疗效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X线时间、靶点标测时间、放电次数分别为(67.1±10.5)min、(1.6±0.5)min、(4.3±1.5)min、(4.8±1.5)次/人低于对照组(74.4±9.5)min、(18.5±6.3)min、(6.6±2.0)min、(6.6±1.7)次/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标测指导下近似零X线RFCA治疗PSVT可提高效率,缩短手术时间,但不能提高疗效,也不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胺碘酮在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急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徐刚;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3):  51-52. 
摘要 ( 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胺碘酮在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急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7年5月-2018年3月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106例患者作为研究资料,按照床位单双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3),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治疗后各项心功能指标和血脂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疗效、各项心功能指标和血脂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胺碘酮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还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水平,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佳南;林建安;杜苗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3):  53-55. 
摘要 ( 8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试验法,将180例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致心律失常患者按照1:1:1比例随机数字分组为三组(各60例):参松组服用参松养心胶囊和比索洛尔模拟剂;比索洛尔组服用比索洛尔和参松养心胶囊模拟剂;联合组同时服用参松养心胶囊和比索洛尔。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的RMSSD、SDNN、SDANN水平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比索洛尔组的RMSSD、SDNN、SDANN水平均显著高于参松组(P<0.05)。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另外两组,比索洛尔组的总有效率为75.00%,显著高于参松组的66.67%(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致室性心律失常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缓解临床症状,其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分析
何寿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3):  56-58. 
摘要 ( 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1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两种检测方法对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检出情况。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心肌缺血阳性的检出率为95例(86.4%),心律失常检出率为89例(80.9%),高于常规心电检测结果的62例(56.4%)和53例(48.2%),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可及早发现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对其早期治疗有重要意义。
盐酸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刘承荣;杨鹏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3):  59-60. 
摘要 ( 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盐酸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对其获得得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96例患者,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根据随机方法将小组进行划分,分为治疗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的心力衰竭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外加盐酸曲美他嗪进行治疗,每日用药三次,每次用量20mg。对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E/A指标水平以及收缩末期内径水平(LVESD)进行严格比较。结果在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E/A指标、LVEF以及LVESD指标水平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0.6±0.1)、(39.1±1.1)、(53.4±1.1),在治疗6个月之后,对照组E/A指标、LVEF及LVESD指标水平分别为:(0.7±0.1)、(41.5±0.5)、(52.5±1.5),观察组患者获得的E/A指标、LVEF及LVESD指标水平分别为:(0.9±0.1)、(48.7±1.2)、(39.5±1.5),两组之间的差异十分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通过盐酸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对患者的心脏重构以及左室射血功能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的效果分析
吴官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3):  61-62. 
摘要 ( 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医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室功能指标,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浆NT-pro BNP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心室功能指标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SD(43.29±3.44)mm,LVEDD(55.26±4.14)mm,LVEF(44.48±8.25)%,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NT-pro BNP(522.49±126.98)pg/ml,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的治疗中,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可进一步调节患者心功能,改善疾病预后效果,临床效果理想。
早期心理评估、干预对慢性心衰患者的疗效观察
王丽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3):  63-65. 
摘要 ( 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对慢性心衰患者进行早期心理评估、干预对患者心衰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所收治的118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地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给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常规治疗方法上再用早期心理评估、干预,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心理状态以及心功能的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效果(74.58%)明显高于对照组心功能的改善效果(49.15%),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两组结果明显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心理评估、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以及心理状态,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慢性心力衰竭常见中医证型与心脏超声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陈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3):  66-68. 
摘要 ( 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常见中医证型与心脏超声结果的相关性。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10月-2018年2月收治的12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心脏彩超检查,测定患者的LVMI、CI及LVEF值。结果本研究127例患者的心功能以III级最为常见。阳虚水泛证患者的LVMI值最高,心肺气虚证患者的CI值最高,心肺气虚证患者的LVEF值最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与LEMI在中医证型中的变化规律刚好相反。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中医证型与心脏超声结果存在关联性。
左心瓣膜手术同时行不同方法的三尖瓣成形术临床效果观察
沈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3):  69-71. 
摘要 ( 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总结分析左心瓣膜手术同时行不同方法三尖瓣成形术对应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120例需要实施左心瓣膜手术患者,病例收治时间在2014年8月-2016年5月,其中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单纯缝线瓣环成形术,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置入人工成形环,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相关资料数据。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24.0±0.1)个月,在术后随访期间的心功能指标以及利尿剂药物使用情况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性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期间的重度三尖瓣返流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左心瓣膜手术同时行不同方法的三尖瓣成形术,对患者的心功能以及利尿剂药物使用影响不明显,但是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左心瓣膜术后三尖瓣返流情况,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超声探查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意义
林德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3):  72-74. 
摘要 ( 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探查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次实验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从2010年5月-2013年6月期间选取的颈动脉超声检查患者,共有1080例。其中拥有男性患者913例,而女性患者有167例,最小患者年龄为37岁,最大年龄患者为79岁,其平均年龄为(63±2.5)岁。上述所有患者全部为超声检查颈动脉患者,经过筛选排除精神障碍患者以及有心理疾病患者、不愿意参加配合者。所有研究对象以及家属对我院此次研究已经完全了解,后签署知情合同书,全部为自愿参与。对所有患者实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针对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080例患者当中,其中内膜增厚患者例数为851,伴有粥样硬化患者例数为769,阳性率为78.8%。结论超声探查可筛查颈动脉粥样硬化,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着积极意义,降低疾病的发生率、致残率以及致死率。
双心医学与心血管疾病的应用分析
陆艳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3):  75-76. 
摘要 ( 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双心医学在心血管疾病的应用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门诊接诊的8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双心医学治疗模式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4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模式,实验组44例患者在常规治疗模式基础上给予双心医学治疗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疾病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0.9%vs 81.9%),实验组患者治疗后I级~II级心功个体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给予双心医学治疗模式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实施价值
钱玲妮;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3):  77-79. 
摘要 ( 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实施价值。方法本文共选取2017年1月份至2018年1月份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1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法。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SDS、SAS评分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采用优质护理方法,有助于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降低SDS、SAS评分,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应在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
高雄珠;马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3):  80-81. 
摘要 ( 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冠心病患者80例进行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入院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生率、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的发生率比对照组的要低,告知出现心绞痛的发生率为5.0%,对照组的为15.0%,生活质量比对照组的要高,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进行干预,可以提高化妆的生活质量,减少心绞痛的发生情况,可以在今后的护理过程中推广。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研究
唐明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3):  82-84. 
摘要 ( 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血压波动的影响。方法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7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85例。对照组采用高血压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进行3个月的随访,评估护理效果。统计并记录两组规律用药、血压监测、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定时复诊等遵医依从性;采用MUNSH幸福度量表评价两组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记录并统计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规律用药、血压监测、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定时复诊等遵医依从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后MUNSH幸福感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其中观察组干预后MUNSH幸福感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其中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遵医依从性,提升血压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饮食营养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作用的分析
黎静;黎华;梁庆华;周博锋;何本进;朱松山;陈晖;吕玥茜;利荣乔;蒋美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3):  85-87. 
摘要 ( 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饮食营养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作用。方法 2017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于我院选取200例高血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再选取2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饮食营养护理干预,分析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作用,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探讨对比。结果干预前,研究组患者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研究组患者干预后血压明显下降,与正常人基本相近。结论饮食营养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妊娠高血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母婴结局的影响观察
王艺羡;徐慧;墙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3):  88-89. 
摘要 ( 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母婴结局的积极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共88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积极的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母婴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AMD和HAMA量表评分显著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术后感染、产后出血及胎儿窘迫不良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实施积极优质护理干预,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并且提高母婴分娩的优良结局,减少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护理随访路径对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后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陈蕊田;占婷;王智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3):  90-92. 
摘要 ( 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后患者采用护理随访路径对其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本科室2014年6月到2017年6月间实施永久起搏器安置术60例患者,分为传统组(n=30)和路径组(n=30),传统组患者实施传统随访,路径组患者在护理随访路径下实施随访过程,两组均随访6个月,对比不同随访方式对患者的影响。结果路径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自我效能评分(8.1±0.1)分、生活质量评分(85.2±4.1)分较传统组(7.8±0.2)分、(77.2±5.8)分显著提升(P<0.05)。路径组患者疼痛、感染发生率3.3%、3.3%较传统组23.3%、20.0%降低(P<0.05)。结论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后对患者采用护理随访路径可改善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
个案全程管理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作用
唐昌容;廖世英;罗兰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3):  93-94. 
摘要 ( 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分析采取个案全程的管理模式对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规划好的目的与健全保障策略的基础上,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06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本次分析研究的主要对象,并分为两组进行观察探究,由心血管部门的护士领导的护理队伍对实验组的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长达十二个月的个案全程的管理模式,随后对常规护理组与实验护理组所有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之后的自我管理方面和病症管理方面等信息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进行十二个月个案全程的管理模式之后回访这些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实验护理组的患者其各个管理方面以及对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明显的优于常规护理组的患者,数据经过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当前,对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采取个案全程的管理模式属于慢性疾病管理模式中的一种相对比较创新的护理服务方式,满足当下慢性疾病治疗工作的规划要求,并且表达了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其专业化的护理意义。
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进展
罗荣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 0(13):  95-96. 
摘要 ( 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血压是冠心病、心力衰竭以及脑卒中等疾病的高危发病因素。相关数据中显示,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达到三分之二。老年患者具有特殊的病理生理学特征,其中包括血压波动较大、对神经反射的敏感性较低、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较高、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合并多脏器功能损伤等,明显降低降压治疗效果。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时应积极考虑其特点,从而选择针对性治疗药物,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对此展开综述,分析各类药物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