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0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7-10-02
心理干预对急诊冠脉介入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陈付利;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1-3. 
摘要 ( 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急诊冠脉介入患者焦虑情绪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6例急诊冠脉介入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的SAS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分别是(43.6±5.7)分、(43.9±5.5)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分别是(40.3±6.3)分、(37.6±4.4)分,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冠脉介入患者大多处于焦虑状态,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2. 
摘要 ( 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标准刊号:CN44-1581/R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3015邮发代号:46-192定价:8.00元学术指导: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王浪;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4-5. 
摘要 ( 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心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心血管病患者700例与健康体检者7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700例心血管患者设为观察组,将70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与比对,并制定出相关预防措施。结果观察组中有55.43%的患者年龄为60岁以上,有43.43%的患者吸烟、32.29%的患者饮酒,有45.14%的患者患有高血压、51.57%的患者患有糖尿病、52.14%的患者患有高血脂症,有62.71%的患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观察组患者基本情况中各项比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后发现患者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以及动脉粥样硬化为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将不良的生活习惯戒掉可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
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陈质雅;洪素千;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6-8. 
摘要 ( 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讨论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在实施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硬币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分为早期组和超早期组(发病在7个小时之内),其中超早期组20例患者实施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早期组20例患者实施早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经过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经过治疗后发现,超早期组患者的治愈率55.0%明显优于早期组患者20.0%,组间比较具有差异(P<0.05)。(2)经过治疗后发现,超早期组患者血肿清除情况明显优于早期组患者,组间比较具有差异(P<0.05)。结论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清除血肿效果好、电凝定位准确、减少对周围脑组织造成压迫等优势,有效的避免了再次出血的几率,值得推广。
克痉方湿热敷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疗效观察
蔡文岚;苏文理;刘欣;邓书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9-11. 
摘要 ( 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克痉方湿热敷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克痉方湿热敷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30d采用Ashmorth痉挛量表(MAS)评定肢体痉挛状态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定肢体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30d后两组Ashmorth痉挛量表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0d后治疗组Ashmorth痉挛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克痉方湿热敷可有效缓解脑卒中偏瘫的痉挛状态。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研究
林俊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12-14. 
摘要 ( 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结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2017年5月期间收录的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总结,从中抽取108例设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4例)和探讨组(54例)。对照组者给予患者使用氨氯地平片,探讨组给予患者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 (1)两组患者的降压有效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s-CRP和TNF-α水平明显改善(P<0.05),其中探讨组治疗后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探讨组患者治疗后的TG、TC、HDL-C和LDL-C均明显改善(P<0.05),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颈动脉IMT和动脉粥样硬化PV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探讨组治疗后动脉粥样硬化PV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突出(P<0.05)。结论在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可有效维持患者的正常血脂水平,具有较临床使用价值。
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分析
邹胜岚;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15-16. 
摘要 ( 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诊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用药的方法不同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治疗效果以及血脂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总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50%(P<0.05);实验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指标值、血清总胆固醇(TC)指标值、低密度脂蛋白(LDL-C)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HDL-C)指标值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以上内容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对患者的血脂水平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安全又可靠,值得临床用药借鉴。
综合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李丽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17-18. 
摘要 ( 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析综合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共收治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82例,依其入院单双次序将其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1)。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结果由本次研究可知,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其收缩压、舒张压、肌酐、尿酸、尿氮素水平并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幅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具有极高的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的效果探讨
陆爱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19-21. 
摘要 ( 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出院后延续护理在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7例,对照组28例,研究组在患者出院后采用延续护理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出院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的血压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者血压控制优良率(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67.86%),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35.71%),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院后对其实施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血压控制效果,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依从性。
延续性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影响
刘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22-23. 
摘要 ( 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总结延续性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并分析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选择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90例,根据入院日期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单数日入院,n=45)和对照组(双数日入院,n=45)。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延续性护理,护理3个月。记录和观察护理前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日常活动能力的变化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均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提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脑卒中患者加用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日常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缩短康复进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观察
苏万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24-25. 
摘要 ( 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实施效果,进一步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我院2015年6月1日-2017年5月31日两年来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为临床试验对象,根据随机系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6.7%,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评分方面,试验组(15.6±1.5)分,对照组(24.8±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式临床疗效好,可明显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意义突出,值得推广使用。
中医针灸配合康复理疗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李智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26-27. 
摘要 ( 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的中医针灸配合康复理疗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方法将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11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中医针灸配合康复理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护理)各5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以及神经功能均得到显著恢复;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以及治疗有效率相对更高,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相对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的中医针灸配合康复理疗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能够帮助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复健康,提高其生存质量。
中药泡洗结合针灸推拿和康复训练对脑梗塞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
何志雄;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28-29. 
摘要 ( 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中药泡洗结合针灸推拿和康复训练对脑梗塞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该临床研究所选的脑梗塞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就诊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共计纳入80例,按研究要求设置两组,即康复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血压、控制血糖、调节血脂、防止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等,康复组患者额外给予中药泡洗、针灸推拿及康复训练进行治疗。结果康复组患者治疗前的VAS、FMA和HAD评分,与对照组相当,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HAD评分低于对照组,以上均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康复组患者治疗后的躯体功能、健康状况、情感角色、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中药泡洗结合针灸推拿和康复训练治疗脑梗塞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升患者患肢功能、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杨月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30-32. 
摘要 ( 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所收治的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对照组,该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等进行记录;同期选取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治疗组,予以该组患者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相联合的方式治疗,并将该组所记录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同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以明确哪种治疗方式更为有效和安全。结果经一段周期的药物治疗后,治疗组的心绞痛平均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分别为(6.63±1.25)s、(1.52±0.42)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6.34±7.13)s、(5.63±1.21)次,且治疗组中共有17例患者符合治疗有效的标准,总治疗有效率达94.44%,而对照组中共有14例患者符合治疗有效的标准,总治疗有效率为77.78%,组间对比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上采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相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可减轻患者在临床上承受心绞痛的痛苦度,有利于缩短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可将这两种药物联合的治疗方式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评价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心衰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有效性
黄连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33-36. 
摘要 ( 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心衰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口服治疗,比较两组心绞痛疗效及心电图疗效,并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脑钠肽(BNP)水平。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心绞痛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明显更优(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平均心肌缺血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血清hs-CRP、BNP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气虚血瘀络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心衰,疗效显著,明显缩短心肌缺血时间,改善心功能,并有效降低血清hs-CRP、BNP水平。
止血器不同减压时间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影响
赖海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37-39. 
摘要 ( 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桡动脉压迫止血器不同减压时间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影响。方法将400例应用TQ-A型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的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观察组术后1小时松解1圈,后每隔0.5小时松解0.25圈,术后6小时候完全松解,对照组术后1小时松解1圈,后每隔1小时松解0.5圈,至术后6小时候完全松解,观察两组术后24小时内出血情况、止血时间及创口渗血、皮下血肿,肢体麻木、发绀、肿胀,桡动脉闭塞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在出血情况及止血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肢端肿胀、麻木、疼痛等方面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李菊兰;阙海燕;赵志斌;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40-42. 
摘要 ( 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1日~2016年1月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将80例患者按照奇偶数原则分为对照组40例(阿托伐他汀)和观察组40例(瑞舒伐他汀)。将两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心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00%)、治疗6个月和治疗12个月后的TC、TG、LDLC、HDL-C等血脂水平以及hs-CRP(3.49±1.05mg/L)、LVEF(45.31±3.82%)、FMD(9.38±1.22%)等心功能水平均比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上比阿托伐他汀更加安全有效,有利于患者血脂水平和心功能的改善。
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周凯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43-45. 
摘要 ( 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促进冠心病患者病情好转,提升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推进其心理健康的建设。方法对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加深对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认知程度,并实时相应的健康教育护理。结果通过相关治疗方案的实施,冠心病患者的依从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结论通过对以运动为核心的心脏康复治疗的合理利用,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的心脏康复信念,使患者树立起坚定的心脏康复信念,从提升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升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康复依从性。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胰岛素抵抗与PCI术后无复流的相关性研究
林杰;吴露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46-48. 
摘要 ( 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IR)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临床确诊为STEMI并行急诊PCI的患者162例,根据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分为无复流组34例和正常血流组130例。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等,采用自我平衡模型分析法(HOMA)指数(IRI)评价IR,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2)无复流组患者的IRI水平明显高于血流正常组(P
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张雪好;许玉娟;毛贻芳;黄峥嵘;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49-51. 
摘要 ( 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实施冠心病介入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常规教育,实验组35例患者给予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对两组患者的教育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在住院时两组患者康复知识及二级预防行为评分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半年、一年及两年实验组患者康复知识及二级预防行为评分明显由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半年后实验组患者在低密度脂蛋白、戒烟及运动危险因素明显由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一年后及两年实验组患者在血压、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运动及戒烟危险因素明显由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健康知识及疾病自我管理的能力,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156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急救护理分析
王珊;孙秀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52-54. 
摘要 ( 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1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进行讨论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急诊抢救的心肌梗塞患者156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这156例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78例,其中对照组的78例患者采取一般的入院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急救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采取急救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之后,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更加满意,护理效果也得到了提高,与对照组的患者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在急诊抢救护理过程中实施急救护理干预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实施效果观察
黄兰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55-56. 
摘要 ( 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实施护理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统计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护理前后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患者的病死率,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急诊救治时间、病死率、住院时间指标较对照组均较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积极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研究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显著,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患者的各项体征改善较好,利于后期的治疗以及患者的预后,病死率显著降低,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高龄与非高龄患者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的比较分析
李柯蓓;盛宇峰;任骋;孙静煜;钱雪松;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57-59. 
摘要 ( 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老年高龄患者植入永久起搏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治疗的125例患者,分为高龄组与非高龄组,比较分析其基线资料、起搏器适应征、起搏电极参数、并发症情况。结果 125例患者分为高龄组31例和非高龄组94例。基线资料比较提示高龄组冠心病患病率明显高于非高龄组。在起搏器适应征和起搏电极参数方面高龄组与非高龄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高龄组发生1例起搏器相关并发症,非高龄组发生4例并发症,两组无差别。结论老年高龄患者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是安全有效的。
妊娠期心电图短P-R间期的分析
林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60-61. 
摘要 ( 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在妊娠期出现短P-R间期的发生率,并进一步探讨其产生的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我院做心电图检查的健康女性25507例,包括妊娠女性17440例,及同年龄段非妊娠女性8067例,分析两组短P-R间期的发生率。妊娠期女性再分为3组(妊娠早期组1425例,妊娠中期组15148例和妊娠晚期组867例),分别对各组短P-R间期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妊娠组短P-R间期占5.63%(982/17440),健康非妊娠组短P-R间期占2.68%(216/78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36,P
多巴胺联合硝普钠对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作用
李琼;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62-63. 
摘要 ( 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硝普钠对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在医院2015年12月到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抽取60例作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30)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n=30)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方案,就两组患者疗效、心功能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实验组患者的LVEDD、LVEF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2)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多巴胺联合硝普钠对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作用明显,可有效纠正患者心功能指标,值得借鉴。
倍他乐克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范燕;陈雪峰;林建锋;杨志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64-66. 
摘要 ( 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作为样本。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倍他乐克治疗,联合组采用倍他乐克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心率(66.89±0.79)次/min、收缩压(123.01±7.02)mm Hg、舒张压(77.59±1.40)mm Hg、治疗有效率97.06%,不良反应发生几率2.94%,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倍他乐克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联合检测脑钠肽和血尿酸对慢性心衰患者诊疗的指导意义
黄燕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67-68. 
摘要 ( 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联合检测脑钠肽(BNP)和血尿酸(UA)对慢性心衰(CHF)患者诊疗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CHF患者117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9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BNP和血清UA联合检测,并将观察组心功能III级患者分为观察A组及观察B组,观察A组采取别嘌呤醇治疗,观察B组采取常规抗心衰治疗,分析对诊疗的指导意义。结果观察组心功能II、III、IV级患者血清UA、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II、III级患者血清UA、BNP水平均低于心功能IV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II级患者血清UA、BNP水平均低于心功能III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患者治疗后LVEF水平高于观察B组、血清UA水平低于观察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患者治疗后LVEF水平高于治疗前、血清UA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钠肽和血尿酸与慢性心衰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水平会随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而改变,是指导患者诊疗的重要检测指标。
研究血清降钙素原在老年心衰合并肺炎患者抗感染治疗中的价值
李昭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69-70. 
摘要 ( 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老年心衰合并肺炎患者抗感染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心衰合并肺炎的老年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抗感染治疗,研究组则在血清降钙素原的指导下进行抗感染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变化,以及抗感染治疗疗程、住院费用。结果研究组治疗后CRP与ES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抗感染治疗疗程、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在老年心衰合并肺炎患者抗感染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适于临床推广。
急性护理在慢性肺心病并发心衰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林丽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71-72. 
摘要 ( 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急性护理在慢性肺心病并发心衰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进行常规的护理基础之上,再辅助急性护理,观察两组的肺功能、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6MWD/FEVI/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215.63±10.56)m、(65.21±3.56)%、(72.33±6.32)%较对照组(193.21±3.36)m、(45.62±3.21)%、(61.33±5.61)%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32.31±5.2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2.65±6.12)分(P<0.05)。结论急性护理在慢性肺心病并发心衰患者中有重要疗效。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分析
熊菊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73-74. 
摘要 ( 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出我院的9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成常规组与综合组各46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综合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功能指标,综合组的6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经均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9.1%,综合组是97.8%,综合组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满意,有助于改善心功能指标,且能提升护理满意度,可推荐实行。
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曾俊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75-77. 
摘要 ( 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该临床研究所选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就诊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共计纳入80例,按研究要求设置两组,即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临床治疗,不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用药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DS、SAS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体力限制、社会限制、情绪控制等MHL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用药护理等临床护理干预,显著的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并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心力衰竭的护理
何招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78-80. 
摘要 ( 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心力衰竭的护理。方法针对40例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并配合常规护理(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无创正压通气6治疗,并配合综合护理(观察组),观察患者临床情况,入选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3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结果比较两组有效率可见,观察组患者明显较高,比较两组护理满意率,明显可见观察组患者较高,其中观察组满意率为92.5%,对照组满意率为67.5%,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心力衰竭,能够帮助患者得到较好的恢复,同时在针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促进患者及时恢复,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磷酸肌酸钠与能量合剂联合治疗小儿心肌炎72例
钟晓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81-82. 
摘要 ( 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与能量合剂联合治疗小儿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心肌炎患儿中抽取144例作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抽签原则予以分组。对照组(n=72)单独应用能量合剂治疗,而研究组(n=72)则应用磷酸肌酸钠与能量合剂联合治疗方案,就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的肌酸激酶同工酶指标无统计学比较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是(14.26±1.15)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2±2.43)U/L(P<0.01);(2)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是98.61%,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0.28%相比存在统计学比较差异(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与能量合剂联合治疗小儿心肌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并能纠正其肌酸激酶同工酶指标,可借鉴。
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联合胱抑素C检测对心肾综合征的诊断意义
余碧菁;马国斌;郑伯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83-85. 
摘要 ( 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血清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联合胱抑素C(Cys C)检测在心肾综合征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我科就诊的心力衰竭患者230例,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分为CRS组125例和单纯心力衰竭组105例。根据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分为心功能II级37例,心功能III级65例,心功能IV级23例。依据GFR水平分为肾功能代偿期(I期)30例,肾功能失代偿期(II期)35例,肾功能衰竭期(III期)28例,尿毒症期(IV期)32例。所有病例均测定血清NT-pro BNP、Cys C和肌酐。结果 CRS组的血清NT-pro BNP、Cys C及Scr水平均较单纯心力衰竭组明显升高(P
研究预防性护理措施有效改善高危孕妇剖宫产后DVT的形成
林明治;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86-87. 
摘要 ( 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高危孕妇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以下简称为DVT)的有效预防护理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5月收治的88例行剖宫产手术的高危孕妇进行对照研究,借助于随机表法,我们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4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DVT的发生率和产妇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DVT的发生率是6.8%,生活质量评分是(92.4±3.6)分,对照组DVT的发生率是22.7%,生活质量评分是(79.9±4.1)分,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孕妇剖宫产后,对其应用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DVT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的满意度,可推广使用。
延续护理对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不良情绪的效果
程静;唐岚;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88-90. 
摘要 ( 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不良情绪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护理半年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延续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
吴巧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91-93. 
摘要 ( 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63例,对照组62例,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随访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心率、血压、心绞痛发作等情况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41%,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0.6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急诊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吴培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94-95. 
摘要 ( 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总结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围术期护理过程。结果在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后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中发生心室颤动并阿斯发作的患者有5例,使用阿托品改善窦性心动过缓,未植入临时起搏的患者有3例,术前存在房室传导阻滞的4例患者临时植入起搏器。经早期有效救治与围术期科学护理,所有患者均脱离危险,顺利出院。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成功离不开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病情监测与有效的心理干预。
优质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预后的改善作用
李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96-97. 
摘要 ( 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NHSS评分和BI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优质护理在高血压患者合并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郭丽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98-100. 
摘要 ( 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护理(35例)和优质护理(35例),经过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经过护理后优质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4.3%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4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过护理后优质护理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有效的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基于快速康复理念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麻醉管理
洪宝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101-102. 
摘要 ( 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本次临床研究的研究对象来自于2016年1月-12月期间来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共纳入100例患者。患者入选后按照国际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设置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组内均包含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术期处理方案,包括术前禁水6h、禁食12h,常规放置鼻胃管和导尿管,术中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快速康复理念下的围术期麻醉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气腹成功时、手术进行15min时即手术完毕时的血糖水平和血清皮质醇水平,与麻醉前相比,均无较大的波动,比较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气腹成功时、手术进行15min时即手术完毕时的血糖水平和血清皮质醇水平,与麻醉前相比均显著升高,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首次排气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管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围术期的机体应激反应,从而显著缩短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时间,并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严国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103-105. 
摘要 ( 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选择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59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行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29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30例患者实施针对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危险因素的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实施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眼科护理干预
包著妍;包可琪;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106-108. 
摘要 ( 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眼科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12月阶段来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167例,入组的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对比研究,其中观察组84例研究对象,对照组83例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眼睛常规保护、定时清洁、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疾病知识宣教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眼科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GSE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GSE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视力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眼科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升其治疗依从性,促进视力水平得到显著改善。
人文关怀护理在临床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汤丽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109-111. 
摘要 ( 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肿瘤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00例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各类肿瘤疾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生活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观察组患者在以上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HAMA和HAMD评分均相当,组间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HAMA和HAMD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理能力、躯体能力、物质生活、社会能力等GQOLI-74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肿瘤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探讨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对分娩的影响
赖丰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112-114. 
摘要 ( 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对分娩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4月至2016年9月之间460例我院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0例,对观察组患者予以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助产,观察并对比两种护理方式对分娩的影响。结果进行护理后,观察组产妇进行自然分娩的数量多于对照组产妇、新生儿发生窒息的情况更少,并且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应用于产妇分娩护理,能够使减少生产的时间、新生婴儿的窒息率,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能为产妇的顺利进行自然分娩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证,并且更加有利于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的提高,值得在临床护理方面进行推广。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严翠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115-117. 
摘要 ( 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4月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所有患者均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是(85.7±9.8)分,满意度是93.3%,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是(69.6±11.3)分,满意度是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时,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可推广。
护理干预结合药物治疗对PICC置管皮肤过敏性患者疗效分析
李玉娟;韦翠花;阮奶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118-120. 
摘要 ( 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结合药物治疗在PICC置管皮肤过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月三年内102例在我院行PICC置管并并发皮肤过敏的患者,并按照具体护理方案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个研究组内均设置了5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PICC置管护理干预,并给予对症处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婴宝护肤膏治疗,同时联合心理护理、强化过敏皮肤部位护理、加强生活指导等临床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皮肤过敏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以上两项值的改善差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ICC置管使用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各项比较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结合药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PICC置管皮肤过敏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对于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帮助患者有效维持PICC置管治疗,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核磁共振检查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其配合、情绪影响分析
何冬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121-123. 
摘要 ( 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核磁共振检查患者配合度和情绪状态的影响作用。方法纳入本次临床研究的研究对象来自于2016年一年内来我院实施核磁共振检查的患者,共纳入100例患者。患者入选后按照国际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设置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组内均包含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核磁共振检查过程给予常规检查护理配合,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化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核磁共振检查依从性94.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0%,P<0.05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核磁共振检查完成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一次检查成功率为88.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0%,P<0.05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平静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差异显著。结论对于实施核磁共振检查的患者,给予风险评估、心理护理和针对性护理等系统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的核磁共振检查依从性,从而显著缩短核磁共振检查时间、并有效提高一次检查成功率,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值得在核磁共振检查中进行推广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尘肺大容量肺灌洗治疗中的应用
马乐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124-126. 
摘要 ( 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在尘肺大容量肺部灌洗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3月到2017年2月之间224例我院尘肺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2例,观察组患者以临床护理路径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以传统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咳嗽、胸闷、气喘等不良症状较对照组有非常明显的改善,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比对照组少,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88.39%,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并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尘肺大容量肺部灌洗治疗中的应用,能够缓解患者不良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和费用,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刘德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127-129. 
摘要 ( 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本次临床研究的研究对象来自于2016年一年内来我科室诊治的糖尿病患者,共入选了80例患者。入组后按照随机原则对研究对象实施分组,其中中医组纳入40例患者,常规组纳入40例患者。常规组患者采用口服格列齐特缓释胶囊和二甲双胍肠溶片进行治疗,中医组患者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实施中医辨证治疗。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中医组92.5%,常规组72.5%,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水平,早、中、晚三餐后血糖水平及凌晨3:00血糖水平比较,中医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而治疗后四项血脂控制指标值的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结果提示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用传统的中医辨证疗法实施治疗,可促使患者更好的控制其空腹、三餐后及凌晨的血糖值,并对四项血脂控制指标可起到良好改善效果,最终可达到有效提高患者综合治疗效果的目的。
疼痛护理在痔疮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颜梅烟;叶燕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130-132. 
摘要 ( 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在痔疮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观察。方法择于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72例接受痔疮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参考组和实验组,参考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予以疼痛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等级、护理满意度、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等级明显低于参考组,同时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均高于参考组,实验组肛管最大静息压低于参考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在痔疮手术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显著,有利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护理干预提高老年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观察
林燕梅;叶莉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133-135. 
摘要 ( 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提高老年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临床研究所选的老年内科住院患者的就住院治疗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共计纳入80例,按研究要求设置两组,即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改善睡眠环境、加强心理干预、培养睡眠习惯、睡眠卫生指导、镇静药物干预等睡眠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的睡眠障碍情况相当,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护理干预1周时和出院时的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其PSQI评分>7分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5%,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对老年内科住院患者实施改善睡眠环境、加强心理干预、培养睡眠习惯、睡眠卫生指导、镇静药物干预等睡眠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问题,显著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差错管理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黄莉娜;谢丽鸯;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136-137. 
摘要 ( 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差错管理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期间实施差错管理后我血站的8000份健康自愿者的献血样本作为研究组,选取2015年1月-12月期间未实施差错管理我血站的8000份健康自愿者的献血样本作为对照组。我血站从2016年正式开始引入差错管理实施血站质量管理,对比分析差错管理实施前后血站的差错事件发生率,以此来评价差错管理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差错事件发生率为0.10%(8/8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5%(40/80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差错管理的实施能够显著降低血站差错事件的发生率,从而显著提高血站的管理质量,为临床安全供血提供有力的保障。
高血压与伴发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甘灵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138-139. 
摘要 ( 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血压的水平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血压的过高和过低都会对人体有害,目前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在不断的上升,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血压的升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还有研究表示在血压开始升高之前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人体都会具有多种伴发病及慢性疾病。这些疾病较为隐匿,会被人们所忽略,所以要通过仔细的排查。基于此,本文就高血压及伴发病的部分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护理安全管理在心脏介入围术期的应用进展
王晓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140-141. 
摘要 ( 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心脏病患者发生率随时升高。心脏介入是临床治疗心脏病常见的微创手术治疗,主要包含冠状动脉造影、射频消融术、支架安置术等[1]。护理安全管理对手术成败产生重要的影响,将护理安全这个先进的护理观念引入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这种术式要求患者体征状态保持良好的状态,方可获得预期治疗效果。下文就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内容、效果等内容作一综述。
横纹肌溶解症及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研究进展
张师义;陈少伯;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142-144. 
摘要 ( 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habdomyolysis,RM)是指横纹肌细胞受损后细胞膜破坏,肌细胞内物质释放进入细胞外液和血循环中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此病病因复杂,本文着重对横纹肌溶解症及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向进行综述,旨在与各位同仁探讨、交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杂志: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 0(10):  145. 
摘要 ( 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科学技市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指导。广东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一级专业性学术刊物。《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创刊于2002年,2010年7月5日经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批准为半月刊,上半月为科普刊(供广大群众阅读):下半月为专业学术刊(供广大医师及从事医药卫生人员阅读)。本刊以广大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临床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