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0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14-02-02
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措施分析
高正会;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1-3. 
摘要 ( 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生化检验时溶血对其准确性造成的影响以及相关的纠正措施。方法将同一血液样本分为两份,其中一份血清标本没有溶血,另一份血清标本发生溶血,对两个样本中各项检测指标进行对比,并对血清中血红蛋白的浓度以及溶血的变化数值进行分析。结果 TP、AST、CK、CK-MB、HBDH以及LDH和K+检测值,溶血标本高于未发生溶血的标本,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Na+检测值未溶血的标本高于发生溶血的标本,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溶血导致的TP、AST、CK、CK-MB、HBDH、LDH、K+同血清Hb浓度具有正相关,Na+变化情况同血清Hb浓度呈负相关。结论生化检验结果会受到溶血的影响,并且同血清中Hb浓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借助血清Hb浓度可以对生化检测指标进行纠正。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月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2. 
摘要 ( 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指导,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广东省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省介入心血管病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专业性刊物。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
超敏C反应蛋白、心肌肌钙蛋白I和血乳酸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诊断价值
邓红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4-5. 
摘要 ( 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血乳酸(LAC)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VM)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动态监测54例AVM患者的hs-CRP、cTnI和LAC的水平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三项指标的水平均随着患者入院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其中,hs-CRP水平入院后0h即升高,阳性率达96.3%,并逐步升高,入院后24h达高峰,后逐步下降。而cTnI和LAC水平分别于患者入院后12h和24h升高。结论 hs-CRP、cTnI和LAC三项指标的联合检测有助于AMI的早期诊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重症哮喘呼吸内科临床治疗分析
谢忠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6-8. 
摘要 ( 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研究重症哮喘采用呼吸内科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重症哮喘的病人10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对病人实施常规临床治疗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采取综合治疗,对临床治疗以后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动脉血气分析和呼出气体峰流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哮喘病人采用综合临床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安全有效性,使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早期肢体锻炼对预防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分析
张云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9-11. 
摘要 ( 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脑卒中早期肢体锻炼对预防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100例脑卒中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常规干预(对照组)与早期加强肢体锻炼(观察组)对肩手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肩手综合征发生率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简化FMA评分及BI指数均无明显差异,干预后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脑卒中后早期肢体锻炼,可防范肩手综合征发生,有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
薛尚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12-14. 
摘要 ( 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2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诊治用药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CCB联合ACEI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CCB治疗组)各36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指导临床高血压的用药治疗实践。结果 CCB联合ACEI治疗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血压控制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可以显著控制血压,改善患者症状及预后,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安全的联合用药方案,值得临床应用。
高血压120例超声心动图结果分析
熊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15-17. 
摘要 ( 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高血压超声心动图的结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抽取2011年5月到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并将其设为分析组。选取同期正常健康人员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患者的二尖瓣血流频谱结果。结果分析组的二尖瓣血流频谱出现异常,在A峰速以及A/E值上,分析组要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在E峰速度上,分析组要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在左房内径上,分析组要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超声心动图来检查高血压患者能够及早对其功能改变进行发现,这对于疾病发展的控制和临床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血压病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预后分析
邓合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18-20. 
摘要 ( 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54例进行分析,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压水平、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6周、12周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显效37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其中咳嗽4例,低血压反应2例,肾脏损害1例;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7%。结论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高血压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高血压患者抗血小板治疗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方法探讨
郭坤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21-22. 
摘要 ( 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应用抗血小板治疗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方法,分析其对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04月-2012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称该组为观察组,采取两种方式对该组患者进行治疗;同时选取同期65例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降血压治疗,观察和分析发生缺血性脑病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联合抗血小板药物预防ICVD效果更佳。结论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有助于降低ICVD的发生率,同时有针对性的联合用药,对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效果更明显。
高血压性心脏改变的超声心动图特点
杨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23-25. 
摘要 ( 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高血压性心脏改变的超声心动图特点,以便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接待的高血压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同时将同期接待的健康体检对象100名作为对照组,两组对象皆经病史、体检、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回顾性分析两组对象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对象的超声心动图特点,进一步分析高血压患者心脏改变情况。结果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后可知研究组患者在IVST(室间隔厚度)、PWT(左室后壁厚度)、LAD(左房内经)、LVD(左室内径)、AOD(主动脉内径)等方面皆明显大于对照组对象,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进一步分析可知研究组患者106例中出现1种或者1种以上心脏改变的患者有92例,发生率为86.79%,其中最为常见的当属左心室肥厚与主动脉内径增宽。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将高血压患者心脏情况显示出来,并且能诊断出可能存在的心脏改变情况,对于临床诊断价值很高,值得借鉴。
降压药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临床药学特点分析
师双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26-28. 
摘要 ( 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降压药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临床药学特点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抽取我院在2010年8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480例,对患者使用降压药的情况、所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有245例患者的收缩压均<140mmHg,控制理想,占总患者人数的51%。CCB(钙离子阻滞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拮抗剂、AAB(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利尿剂以及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药物等是主要使用的降压药物。其出现的主要副作用为干咳、体位性低血压、踝部水肿、心动过缓以及低血钾等。结论降压药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当中的使用情况与基本规范相符合,有些患者在服用之后会产生不良反应,要积极控制并进行对症治疗。
中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50例的体会
刘素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29-30. 
摘要 ( 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和分析中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可知,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优于对照组68.0%,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的常规西医治疗,两组数据对比具备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中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后,临床疗效显著,大大改善了患者病情,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左室重构和冠脉病变探析
周龙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31-33. 
摘要 ( 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左心室以及冠状动脉病变。方法选择曾在海安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这120例患者中,有60例伴有左心室肥厚,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外60例患者未伴左心室肥厚,将其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行心脏超声检查以及冠状动脉检查,并且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完成检查之后,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室扩张、冠状动脉高度狭窄与冠状动脉完全闭塞以及左心室体积增大所出现的患者人数,观察组中患者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若其伴左心室肥厚,则患者左心室重构率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率均比较高,在临床上应加强注意。
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观察
孙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34-35. 
摘要 ( 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方法选取我院岔街门诊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门诊常规治疗及监测血压,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血压情况及依从性。结果实验组平均收缩压值、平均舒张压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健康教育6月后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可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浅谈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
洪云飞;宋丽娟;张仪坚;江樊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36-37. 
摘要 ( 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本文研究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病率以及焦虑抑郁对高血压的影响。方法本文中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将实验组以及对照组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患有高血压的患者中,焦虑抑郁有很高的发病率,而在对照组中,焦虑抑郁的发病率却很低。结论高血压患者中,由于长期受病痛的折磨,使得焦虑抑郁的发病率很高,而患有焦虑抑郁心理问题的患者,也在生理方面刺激了高血压的发生。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疗效观察
罗荣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38-40. 
摘要 ( 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心肌梗塞采用氯吡格雷结合阿司匹林肠溶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对病人单一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实验组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的基础之上加入氯吡格雷,对两组病人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的心电图ST段改变、PT、APTT以及PLT变化检测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塞采用氯吡格雷结合阿司匹林肠溶液共同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少,具有安全稳定性,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陈麟晔;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41-43. 
摘要 ( 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应用尿激酶溶栓对急性脑梗死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并对其治疗作用和意义进行分析总结。方法选择我院曾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利用尿激酶溶栓来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利用常规方法来进行治疗。在完成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主要包括效果、引发症状以及并发症与血管再通率。结果对照组患者中有10例患者溶栓值趋于正常标准化,其标准率为32.3%,观察组中患者有21例的溶栓值趋于正常标准,其标准率为67.7%,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患者中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0.6%和38.7%,有显著差异存在;观察组中患者的引发症状以及并发症都较少,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利用尿激酶溶栓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血管再通率较高,不会引发其它症状,所出现的并发症也比较少,比较安全,在临床医学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卡托普利治疗稳定劳力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岩温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44-46. 
摘要 ( 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卡托普利在治疗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在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05年3月~2012年10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共200例,年龄为53~72岁,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以及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施以卡托普利治疗。其中,常规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硝酸酯类以及钙拮抗剂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应用治疗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稳定性劳力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有着明显的改善,但是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见的心率明显不一样,观察组慢于对照组。并且在运动过程中观察组的心绞痛病症诱发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结论卡托普利在治疗稳定劳力型心绞痛病症的过程中有着显著的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心源性猝死危险因素分析
张自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47-49. 
摘要 ( 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和分析心源性猝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和整理在我院2012年04月-2013年10月诊治时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心肌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对上述收集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本组单因素分析显示自发性持续室速、心室颤动(心脏骤停)、晕阙、左室流出道梗阻、非持续性室速等因素为心肌疾病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自发性持续性室速、心室颤动、晕阙以及猝死家族史是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心肌疾病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为危险因素呈现综合化、多样化,临床治疗中应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或治疗,这对降低心肌疾病患者心源性猝死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苏其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50-52. 
摘要 ( 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择于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一般治疗与常规用药治疗的方式,对照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一般治疗与常规用药治疗的方式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死亡率以及缺血事件的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患者治疗后在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血脂水平方面较治疗前均得到显著改善,但两组之间治疗后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一般治疗与常规用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不但能够使患者的血脂水平得到显著改善,还能够使缺血相关事件的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值得被推广和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去。
四种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梗诊断中的应用
杨玉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53-55. 
摘要 ( 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和分析临床上联合检测四种心肌标志物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内科接受治疗的胸前区部位疼痛的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上述选取对象中,其中56例最终确诊为AMI,记为观察组,另外54例患者排除AMI,记为对照组;对上述选取对象采取免疫抑制法测定CK(肌酸激酶)、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采取化学发光法检测MYO(肌红蛋白)、cTnI(肌钙蛋白),对两组患者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56例AMI患者CK、CK-MB、MYO及cTnI含量水平较为对照组54例患者明显升高,两组间上述四项指标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中,对四种心肌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有利于该病症的早期确诊,这对确诊后采取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益气活血祛痰法对老年冠心病炎症指标和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李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56-58. 
摘要 ( 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益气活血祛痰法治疗后对炎症指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接待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5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包括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美托洛尔、阿托伐他汀等治疗,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方式上加用益气活血祛痰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两组炎症指标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皆可疗效评价,其中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36%(53/55),对照组则为87.27%(48/5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炎症指标与生活质量皆有明显改善,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改善更为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益气活血祛痰法治疗,除了疗效显著外,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炎症指标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波利维和泰嘉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李立强;鲁方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59-61. 
摘要 ( 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探讨波利维与泰嘉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顺序编号将其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泰嘉治疗,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波利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PT及APPT指标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成本明显低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行波利维与泰嘉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相近,但泰嘉治疗成本明显低于波利维疗法,泰嘉药物治疗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均有保障,可以适当推广应用。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郑永曦;翁金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62-64. 
摘要 ( 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行静脉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101例对象,皆为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接诊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皆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0例,单用胺碘酮治疗,研究组51例患者,在对照组方式上加用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心率与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08%(49/5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00%(33/5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较治疗前皆有明显下降,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下降更为明显,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有明显下降,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压改善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联用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可以取得比单用胺碘酮更为明显的效果,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血压与心率改善更为明显,值得临床借鉴。
乌头碱中毒致恶性心律失常救治分析
刘刚;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65-67. 
摘要 ( 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乌头碱中毒致恶性心律失常的救治方式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回顾我院于2009年7月到2012年2月救治的68例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症状的轻重程度进行对症治疗,给予抗心律失常处理、心肺复苏、早期洗胃、血液灌流以及导泻等救治措施。结果 68例患者中,轻症者22例均在24h之内出现好转。重症者46例住院平均时间为2.7d,其中治愈出院43例,占93.5%,抢救无效死亡的有3例,死亡率为6.5%。结论对于乌头碱中毒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来说,把心律失常迅速有效地控制住是救治的关键所在。其首选药物为利多卡因,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适当调整药物剂量。
胺碘酮和美托洛尔在老年房颤患者转律后维持窦律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李蕊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68-70. 
摘要 ( 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胺碘酮和美托洛尔在老年房颤患者转律后维持窦律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随机选择5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老年房颤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美托洛尔治疗,对治疗组患者进行胺碘酮职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左心房内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占28%,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房颤患者进行胺碘酮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老年人心律失常稳心颗粒治疗预后探讨
颜胜荣;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71-72. 
摘要 ( 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对老年人心律失常利用稳定颗粒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两组,两组患者的数量相等,每组各有6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利用口服碘胺酮方法来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利用口服稳心颗粒方法来进行治疗,在完成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有效率,观察组患者可达到96.7%,对照组中患者的有效率为75.0%,两组患者有显著差异存在;对两组患者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观察组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对照组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结论对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利用稳心颗粒来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治疗有效率较高,并且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可进行推广。
无瓣膜病心房纤颤并脑卒中多因素研究
王志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73-74. 
摘要 ( 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无瓣膜心房纤颤脑卒中多因素。方法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600例无瓣膜病变心房纤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体重指数超高、冠心病、吸烟等为危险因素。结论无瓣膜病变心房纤颤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和/或重要危险因素,若伴有高龄、心衰史、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因素则卒中的风险性会相对增加。与传统高危因素相比,体重指数增高、冠心病、吸烟、嗜酒、高脂血症、既往血栓栓塞病史、左室射血分数<45%、左房面积扩大、左心室舒张功能降低等因素均可使卒中风险增加。在NVAF病人中,除传统危险因素外,若有上述非传统性因素加入,其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概率亦会随之增加。
华法林抗凝治疗老年非瓣膜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
雷刚;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75-76. 
摘要 ( 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华法林抗凝治疗老年非瓣膜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老年非瓣膜房颤患者54例,随机分为华法林组和阿司匹林组,比较两组终点事件及出血发生情况。结果华法林组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结论华法林抗凝治疗老年非瓣膜房颤安全有效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临床分析
段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77-79. 
摘要 ( 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研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采取急诊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患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对病人采用三磷酸腺苷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对病人采取普罗帕酮药物进行治疗,对两种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给予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临床治疗以后,实验组转律成功率、转律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采取普罗帕酮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具有安全稳定性,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探析
匡时权;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80-81. 
摘要 ( 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本次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组就常规治疗(对照组)与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观察组)的预后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P<0.05)。结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力衰竭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治疗,可提高预后,改善心功能,加快病情康复。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心脏彩超表现探讨
张维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82-83. 
摘要 ( 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随左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彩超检查的诊断表现和临床价值。方法将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随左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将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各56例。对两组实施心脏彩超检查,并对各项检查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左心室LVDd指标、LAD指标以及舒张早期E峰值和Ea值变化情况,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但LVEF分数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随左心力衰竭采用心脏彩超实施检查,诊断准确率高,值得进行推广。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不同治疗模式临床疗效对比
罗全;朱光凝;张伟;陈丽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84-85. 
摘要 ( 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比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不同治疗模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12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内分泌拮抗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地高辛)模式治疗,对照组给予经典的强心、利尿、扩血管模式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复发率、心衰恶化情况、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7、14天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27.1%、61.4%、91.4%,对照组分别为21.4%、41.4%、67.1%、两组治疗第3、7、14天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发率:治疗组1、3、5月分别为6.3%、12.1%、18.1%,对照组10.3%、21.5%、31%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衰恶化情况,治疗组2、4、6月分别4.2%、6.3%、8.3%,对照组8%、10%、12%,两组心力衰竭进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2、4、6月分别为6.3%、7.1%、8.2%,对照组15.1%、21%、27%,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给予神经内分泌拮抗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地高辛)模式比经典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模式效果好,复发率更低,恶化进展更缓慢,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体会
白园园;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86-88. 
摘要 ( 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和总结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疗效和体会。方法选取于2012年5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上述选取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采取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静脉滴注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5例患者心功能治疗有效率和心律失常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上述指标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胺碘酮进行治疗,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这对改善患者预后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慢性心功能不全规范治疗临床分析
尤忠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89-91. 
摘要 ( 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和治疗效果,为其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临床期间给予常规治疗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期间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自觉症状评分、心功能改善情况等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1.1%,对照组为77.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部及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作用分析
贺桂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92-94. 
摘要 ( 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和分析超声检查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下部及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特点及价值。方法选取于2012年7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记该组患者为观察组,其中检查颈部动脉及下肢动脉分别有55例和69例;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非糖尿病患者131例为对照组,其中检查颈部动脉和下肢动脉分别60例和71例,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血管壁、血管形态、有无斑块、IMT(血管壁内中膜厚度)、血管狭窄等情况。结果观察组124例对象,其颈部血管、下肢动脉血管IMT出现异常增厚,且该组血管腔内出现硬化斑块、狭窄或闭塞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上述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肢动脉出现粥样硬化病变多呈现为弥漫性和多节段性,主要分布在双侧,而管腔狭窄、闭塞引发的远端受累动脉主要为胫后动脉、胫前动脉、足背动脉等最明显,而对照组下肢动脉病变主要呈现得单发性、局灶性。结论超声检查能有效诊断出2型糖尿病患者颈部动脉和下肢动脉的病变情况,其对预防及治疗2型糖尿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腹部及外周血管急症患者彩超检查的临床价值
龙凤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95-97. 
摘要 ( 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彩超检查在腹部及外周血管急症患者中的临床价值,以便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接诊的腹部与外周血管急症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皆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同时将检查结果与血管造影或者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采用彩超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 62例腹部及外周血管急诊患者最终全部经血管造影或者手术病理检查确诊,而采用彩超检查所得结果与病理对照可知,其中漏诊1例,确诊率为98.39%。62例腹部及外周血管急诊经彩超检查所得为22例假性动脉瘤、11例夹层动脉瘤、16例静脉栓塞、4例动脉离断、3例动脉内膜撕脱并血栓闭塞、3例外伤性急性动脉闭塞、静脉离断3例(实际2例,另1例为腘静脉离断,漏诊)。结论对于腹部及外周血管急症患者而言,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率较高,加上有着无创、准确及及时等优势,对于临床治疗选择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借鉴与应用。
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罗健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98-100. 
摘要 ( 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的急诊观察与护理措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22例为观察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急诊观察与护理措施的实施过程,总结经验,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结果 22例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经综合观察与护理1周后,NIHSS评分平均(7.52±3.26),GCS评分平均(13.64±1.12),并发肺部感染1例,死亡1例,治愈率达95.4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病情危急,综合性的急诊观察护理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症状及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脑溢血急性期高血压的临床护理分析
杨宝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101-103. 
摘要 ( 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脑溢血急性期高血压的临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治疗的脑溢血急性期高血压患者100例,对脑溢血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结果在100例脑溢血急性期高血压患者中,有40例患者基本痊愈,29例患者有明显的进步,18例患者有进步,4例患者护理前后无变化,3例患者恶化,6例患者死亡。结论脑溢血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不仅能够对患者的紧张情绪进行疏导,而且还能够大大提高患者配合医生治疗的积极性,有效保证了我院在脑溢血急性期高血压患者护理方面的患者满意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的护理体会
陈晖;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104-106. 
摘要 ( 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与支架置入术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以便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接诊的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与支架置入术治疗患者231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结果本次研究231例患者皆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桡动脉穿刺成功率高达98.70%(228/231);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包括1例急性心肌缺血、1例栓塞及1例桡动脉穿刺手部缺血,而并未出现心脏事件与桡动脉搏动消失等并发症;本组患者治疗与护理后血液流动学指标相较于治疗前皆有明显改善,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住院时间均值为(8.4±1.2)天,皆痊愈出院。结论针对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与支架置入术治疗患者,做好心理护理与健康宣教,同时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包括皮肤护理、术中观察,术中与术后并发症护理等,可以改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护理特点及发展趋势探讨
张黎敏;吴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107-109. 
摘要 ( 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综合人性化的护理特点及综合的发展趋势。方法随机选取100例2011年5月-2013年1月在我院诊断为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将其随机进行分组,一组为综合的人性化护理,另一组为护理对照组,不采取任何的干预形式。结果在进行护理的对照后,患者的平均血压值要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血压(P<0.05),血压控制的较好,并发症和死亡率都有了明显的降低。结论人性化的综合护理形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对于老年的高血压的控制率。
术中护理干预有效预防术后肺不张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陈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110-111. 
摘要 ( 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手术之后对肺不张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进行预防的方法,以及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并对其所取得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曾于我院行胸腹部手术患者60例,手术后患者并发肺不张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对其采取相关措施来进行护理干预,气管插管管理等方法来进行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利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来进行治疗,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发生肺不张的5例患者中,在经过护理干预后痊愈;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5例患者,均利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方法来进行治疗,患者也均痊愈。结论在临床上,利用术中护理干预对术后肺不张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很好的预防作用,能够使肺不张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减少,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值得进行推广。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董颖;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112-113. 
摘要 ( 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通过观察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重症患者共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愈22例(61.11%),好转12例(33.33%),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治愈16例(44.44%)、好转12例(33.33%),总有效率77.77%。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总有效率上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精心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患者治愈率,帮助患者尽早恢复,是临床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值得进一步应用。
头颈部肿瘤放疗舒适护理探讨
尹晓;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114-115. 
摘要 ( 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头颈部肿瘤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09年9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患者进行抽样,选取224例患者对比观察,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作为常规组,另一组采用舒适护理作为观察组,每组患者112例,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对比分析。结果使用舒适护理的112例患者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明显优于使用常规护理的患者,其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护理满意度也相对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结核性心包炎的临床治疗研究
赵自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116-118. 
摘要 ( 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研究结核性心包炎采用临床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结核性心包炎的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对病人实施常规临床西医治疗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加入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联合心包当中注入尿激酶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病人住院天数、临床症状好转时间以及积液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核性心包炎采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联合尿激酶共同治疗,可以获得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使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减少,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宫腔镜联合曼月乐诊治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观察
杨艳英;赵杰慧;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119-121. 
摘要 ( 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和分析宫腔镜联合曼月乐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1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对其采用宫腔镜手术切除术联合曼月乐进行治疗,然后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采取宫腔镜切除术治疗,手术均成功,术后置入曼月乐,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着随访时间的增长,患者月经量明显减少,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水平,术前术后所有患者月经量、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具备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曼月乐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显著,而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不同孕期终止妊娠对妊娠期糖尿病围生儿结局的影响
杨惠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122-124. 
摘要 ( 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和分析不同孕期终止妊娠对妊娠期糖尿病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2年3月-2013年11月在我院住院待产且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2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上述孕妇孕期进行分组,将孕周在28-36周孕妇分成A组,孕周在37-39周分为B组,孕周超过39周记为C组,另外将上述选取孕妇依据血糖控制情况,分成血糖控制良好组和血糖控制较差组,统计和分析上述孕妇在终止妊娠后各组围生儿疾病发生率、巨大儿产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 B组孕妇在终止妊娠后围生儿疾病发生率以及死亡率较另外两组明显低,在上述指标上B组与A组、C组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良好孕妇分娩后围生儿疾病发生率、死亡率明显低于血糖控制较差者,两组间上述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控制血糖,在孕周37-39周终止妊娠,可以有效的降低围生儿出现疾病的几率,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地诺前列酮栓与缩宫素用于足月妊娠计划分娩效果的比较研究
赵国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125-127. 
摘要 ( 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地诺前列酮栓与缩宫素用于足月妊娠计划分娩效果的比较研究。方法对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足月妊娠计划分娩产妇进行抽样,选取87例产妇随机分成2组进行对比观察,其中A组予以产妇地诺前列酮栓药物治疗,B组予以给予缩宫素注射液药物治疗,分析两组产妇计划分娩效果之间的差异。结果 A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97.62%)高于对照组(53.33%),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用药到临产时间上低于B组,计划分娩成功率与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B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缩宫素而言,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效果优越,极大提高了分挽成功率,减少了足月妊娠计划分娩产妇的用药时间,剖宫产率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水平与老年COPD的相关性研究
方向明;李章生;张春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128-129. 
摘要 ( 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血清25-羟基维生素[(OH)]D3水平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50例老年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5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25(OH)D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副伤寒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情况的临床分析
冯桂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130-132. 
摘要 ( 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观察和分析副伤寒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情况。方法调查2010年1月-2012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出院的副伤寒感染患者101例为研究对象,记该组选取对象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分析观察组患者在副伤寒感染痊愈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内发生肠功能紊乱以及肠易激综合征(IBS)情况,并对IBS症状患者给予相关检查。结果观察组101例患者副伤寒感染痊愈后发生IBS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副伤寒感染病程时间越长,发生IBS几率越高,两组患者在IBS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副伤寒感染后,较易发生IBS,而肠道感染与IBS之间存在相关,通过有效治疗,快速控制症状,对于降低IBS发生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高渗液和平衡盐液用于感染中毒性休克扩容40例体会
付春琼;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133-135. 
摘要 ( 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高渗液与平衡盐液在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将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接待的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皆采用高渗液与平衡盐液扩容治疗,总结临床治疗方法及体会。结果 39例患者中,有17例患者在推注1个单位剂量的高渗液后血压回升,15例患者重复推注2~3个单位剂量高渗液后血压回升,剩余8例患者反复推注高渗液5分单位并配合应用快速静滴平衡盐液后血压回升;40例患者最终皆痊愈出院。结论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要及时处理,若采用小剂量高渗液处理后血压无法回升,则可以加重剂量,甚至可以结合静滴平衡盐液处理,能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关于丙肝病毒感染并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王红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136-138. 
摘要 ( 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研究丙肝病毒(HCV)感染合并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阐述病毒性肝炎和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病毒性肝炎的病人16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1组(慢性丙肝)、实验2组(慢性乙肝)、实验3组(丙肝肝硬化)和实验4组(乙肝肝硬化),每组各40例。通过不同种类肝病和糖尿病之间的关系、HCV感染病人不同病理变化程度和糖尿病发病之间的关系、糖尿病和没有合并糖尿病HCV感染病人临床特征之间对比分析,了解HCV感染和糖尿病之间的关系。结果实验1组病人发生糖尿病的几率显著高于实验2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3组病人发生糖尿病的几率明显高于实验4组,以及合并脂肪变HCV感染病人发生糖尿病的几率显著高于没有合并脂肪变的病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不同分级的丙肝肝硬化病人发生糖尿病的几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感染合并糖尿病病人的肝功能、血脂等相关指标明显高于没有合并糖尿病病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肝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有密切关系,合并糖尿病的病人可以使肝脏损害进一步加重,应该引起相关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综合尿道护理
朱祥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139-140. 
摘要 ( 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综合尿道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抽样,随机选取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行综合尿道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2例(4%),患者非常满意27例(54%),比较满意21例(42%),总满意率96%;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症10例(20%),患者非常满意15例(30%),比较满意23例(46%),总满意率76%。两组在并发症、满意度上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实行综合尿道护理,能减少患者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
胃癌术后复发的再手术治疗
李安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141-143. 
摘要 ( 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胃癌手术患者复发后的再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接待的胃癌术后复发再手术治疗的患者22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胃癌术后复发再手术治疗的患者,皆给予6个月~4年不等随访,显示再手术后生存时间在一年内的患者有17例、术后生存时间在两年内的患者有12例、术后生存时间在三年内的患者有9例、术后生存时间在四年内的患者有5例;此外本组研究中采用两种不同类型的再次手术治疗,组间术后生存率对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胃癌术后复发的患者,若确诊且符合再次手术适应证,则要尽早采取积极的态度再行手术治疗,尽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疗效观察
陆艳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144-146. 
摘要 ( 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痴呆采用盐酸多奈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老年痴呆的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吡拉西坦片进行治疗,实验组对病人采取盐酸多奈哌进行治疗,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人在治疗之前和治疗以后的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表)和MMSE(简单方便精神状态检查表)给予分析对比。结果在临床治疗之前,两组病人的MMSE、ADL评分结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以后,实验组病人的MMSE、ADL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盐酸多奈哌对老年痴呆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具有安全稳定性,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正规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疗效分析
崔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147-149. 
摘要 ( 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和分析对糖尿病患者采取正规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于2012年5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对上述选取患者均给予正规胰岛素强化治疗,并与未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前进行对比。结果本组70例患者,经过4周的正规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其中63例患者均获得较为满意的降糖效果,另外7例患者降糖效果明显,在经过7d的强化治疗后,均达到了预期的降糖目的。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取正规胰岛素强化治疗,降糖效果较口服降糖药物明显,有助于缩短降糖周期,且见效快,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蝮蛇咬伤患者应用乌司他丁对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袁黔峰;范永存;姜珂;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150-151. 
摘要 ( 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分析蝮蛇咬伤患者采用乌司他丁治疗,对患者的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治疗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共收治300例蛇咬伤患者,本文选取其中30例蝮蛇咬伤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d后的K+、CR、BUN、日尿量、ALT、TBIL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K+、CR、BUN、日尿量、ALT、TBIL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3d后,观察组的K+、CR、BUN、日尿量、ALT、TBIL指标优于对照组的K+、CR、BUN、日尿量、ALT、TBIL指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蝮蛇咬伤患者采用乌司他丁治疗,能够有效的保护患者的肝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经皮空心拉力螺钉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
王庆华;李明庭;蔡乔良;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152-154. 
摘要 ( 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经皮空心拉力螺钉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07年9月-2012年5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21例,对其实施闭合复位经皮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21例患者进行7个月-3年的随访,均获得满意复位,复位率达100%;21例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达100%,骨折愈合时间在5-9个月之间,平均(6.4±1.1)个月,临床效果显著。结论经皮空心拉力螺钉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操作方便,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诊治进展
纪晓玲;郭晓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155-157. 
摘要 ( 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是临床常见的导致肺动脉高压的原因之一,也是肺动脉高压常见的类型之一,其发病率高,预后差[1-2],以临床特点、超声心动图指标、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作为诊断和评估预后和治疗这类肺动脉高压的重要依据。这一领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值得进一步探索。
从脑出血的病因逆向探讨其健康教育时间及内容
邱潇娴;李容华;黎宝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 0(02):  158-160. 
摘要 ( 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出发,采取类似儿童接种疫苗的模式"初中普及,高中补种,大学加强",从初中开始面向青少年进行健康教育,全民普及预防高血压的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养生观念,减少高血压的发病率,从而降低脑出血的发病率。从成本投入来说也是最少的,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