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1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0-01-25
临床研究
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应用价值体会
黄丽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  3-5. 
摘要 ( 24 )   PDF (207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纳入2018年1-12月收治的112例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5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阿托伐他汀治疗。将两组的血压水平、血脂水平、临床效果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的治疗中辅以阿托伐他汀的临床应用价值高,可提升血压和血脂控制效果。
缬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李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  6-8. 
摘要 ( 50 )   PDF (299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90例AMI患者随机分两组,各45例。对照组单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研究组给予缬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炎症指标变化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白介素-10(IL-10)均上升,左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下降,其中研究组变化较大;和对照组比,研究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低,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AMI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同时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院外电话随访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黄淑娟, 陈少源, 陈蕊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  9-11. 
摘要 ( 46 )   PDF (322KB) ( 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院外电话随访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摘要 目的 分析院外电话随访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我院接受的8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PCI术的案例作为对象,本次研究的护理指导方案不同,因此对入选的案例实施分组,分组后分别实施不同护理干预,观察组行的是院外电话随访护理,两组患者的护理周期结束后对结果数据分析和对比。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比两组案例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等,对比后得知,观察组的优势明显。对比两组案例的依从率情况,对比得知,95.3%>69.7%,整体依从率现象对比,观察组的比例更低。SDS和SAS评分也是重要的衡量指标,对各项评分值对比,观察组的优势卓越。结论 针对接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PCI术的案例实施院外电话随访的方式,整体上有重要的作用,可行性高,值得实施和推广。
七氟烷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尚晋晔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  12-14. 
摘要 ( 51 )   PDF (368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七氟烷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6月到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68例进行全麻手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34)与试验组(n=34),对照组施以丙泊酚、阿曲库铵麻醉方式,试验组施以吸入七氟烷、阿曲库铵麻醉方式,对患者麻醉前、插管后5min、切皮后1h、术后即刻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情况进行观察,并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与术后即刻,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插管后5min与切皮后1h,试验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七氟烷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平稳老年冠心病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
氯吡格雷与硝酸甘油片结合治疗急性心绞痛成效
郭燕鹏, 张晓考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  15-17. 
摘要 ( 33 )   PDF (389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氯吡格雷联合硝酸甘油片在急性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以厦门市第三医院收治的52例急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比组后,分别采取联合治疗(氯吡格雷联合硝酸甘油片)与常规治疗(单方面给予硝酸甘油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总结联合治疗方法在急性心绞痛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等数据,实验组优于对比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流变指标情况,实验组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 在急性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期间,使用氯吡格雷联合硝酸甘油片的治疗方法具有可行性,该治疗方法可以加快心绞痛症状改善,并优化血液流变相关指标,对于疾病治疗的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氟西汀加奥氮平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并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赵秀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  18-20. 
摘要 ( 52 )   PDF (411KB) ( 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氟西汀加奥氮平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并抑郁症的价值。方法 选择98例不稳定心绞痛并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观察组,给予两组抗心绞痛治疗,观察组增加氟西汀加奥氮平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用药后抑郁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氟西汀加奥氮平用于不稳定心绞痛并抑郁症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并为其心绞痛的控制提供支持。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郑丽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  21-23. 
摘要 ( 54 )   PDF (461KB) ( 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阐述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方法,观察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美托洛尔、曲美他嗪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LVEF(50.3±2.3)%、心功能(1.3±0.2)级、6min步行(354.6±36.2)m、HR(42.6±1.5)次/min、SBP(103.6±1.7)mmHg、DBP(75.3±1.9)mmHg、有效率96.9%、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0。对照组治疗后LVEF(45.6±2.0)%、心功能(2.4±0.3)级、6min步行(269.6±40.6)m、HR(87.9±2.9)次/min、SBP(132.6±3.9)mmHg、DBP(89.6±1.4)mmHg、有效率78.1%、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8.8%。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血压、减缓心率,预防心血管事件,有效率较高,且安全性值得肯定,临床可对该治疗方法进行应用。
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心肌梗死后左心衰的临床疗效分析
陈永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  24-25. 
摘要 ( 34 )   PDF (475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心肌梗死后左心衰用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心肌梗死后左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即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40例)用硝普钠治疗,试验组(40例)用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观察两组心功能指标、呼吸频率及血压水平、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试验组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呼吸频率及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巴胺联合硝普钠用心肌梗死后左心衰治疗,既可改善心功能及呼吸频率,又能降低血压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硝普钠与托拉塞米联合用于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效果
郭艳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  26-28. 
摘要 ( 66 )   PDF (483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硝普钠与托拉塞米联合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使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为对照组使用硝普钠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硝普钠联合托拉塞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血压、尿量及血钾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有效率为98%,对照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有效率为80%,明显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为(84±14)mmHg、(71±9)mmHg,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舒张压为(78±11)mmHg、(63±20)mmHg,观察组治疗前后的收缩压为(135±25)mmHg、(118±10)mmHg,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为(133±22)mmHg、(102±30)mmHg,明显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量为(2160±225.61)mL,对照组患者的尿量为(1373±262.24)mL,观察组的尿量要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钾为(4.00±.81)mmol/L,对照组患者的血钾为(3.25±0.65)mmol/L,明显观察组患者的血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过程中,使用硝普钠联合托拉塞米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并且降低患者血压,提高患者尿量及血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心功能的效果观察
曾石锋, 覃远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  29-31. 
摘要 ( 41 )   PDF (479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8例,病例选取时间范围为2016年2月至2019年3月,以患者入院顺序的奇偶性为依据对其展开交叉分组,把其中一组称为对照组并为其实施常规治疗方案,把另一组称为研究组并为其实施比索洛尔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 研究组中96.61%(57/59)患者治疗有效,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2.88%(43/59)明显更高;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LVEF和LVD水平显著较对照组患者更优(P<0.05)。结论 比索洛尔对慢性心衰具有确切疗效,并可使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
胺碘酮在老年人心律失常治疗中维持量探讨
张红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  32-33. 
摘要 ( 48 )   PDF (498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浅析胺碘酮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中的维持量。方法 纳入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老年心律失常患者76例,按双盲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组38例,两组患者均采取胺碘酮进行治疗,参照组使用剂量为200mg/d,研究组为100mg/d,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组间比对。结果 研究组与参照组相比,总有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肝功能、甲状腺功能以及肾功能各项指标均存在明显波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肝功能、甲状腺功能以及肾功能各项指标治疗前均无波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心律失常的患者施以胺碘酮治疗,将其用药剂量维持为100mg/d,可在保障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提升用药安全性。
观察美托洛尔、稳心颗粒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
陈梅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  34-35. 
摘要 ( 41 )   PDF (523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稳心颗粒及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7年1月到2018年11月接收的70例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参照组和干预组,分别给予美托洛尔、美托洛尔和稳心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与治疗后的参照组对比,干预组总疗效更高,心律失常改善效果更理想(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中联合采用美托洛尔及稳心颗粒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建议加大应用推广。
益气养阴镇悸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气阴两虚挟瘀证的疗效分析
郭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  36-37. 
摘要 ( 36 )   PDF (545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益气养阴镇悸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气阴两虚挟瘀证的疗效。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5例心病室性早搏气阴两虚挟瘀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与观察组(8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益气养阴镇悸汤治疗。对比两组有效率和临床症候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和临床症候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益气养阴镇悸汤用于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气阴两虚挟瘀证患者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尽快恢复,使用价值高,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右美托咪定对冠心病患者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分析
刘金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  38-40. 
摘要 ( 33 )   PDF (549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对冠心病患者腹腔镜手术围术期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于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1例,依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1)。常规组患者行常规麻醉,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前10min给予右美托咪定。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心功能及患者手术后的心脏不良事件。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后CK-MB、cTnI和LVEF水平均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EDV和ESV水平明显低于手术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手术后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的水平(P<0.05),CK-MB、cTnI、EDV、ESV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的水平(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冠心病患者腹腔镜手术麻醉诱导前,可稳定患者围手术期的血流动力学,保护患者围手术期的心肌功能,临床价值较高。
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张晶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  41-43. 
摘要 ( 43 )   PDF (550KB) ( 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以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和分析血脂检验在病情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自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心血管疾病诊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39例并将之纳入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研究对象91例并将之纳入参考组,抽取研究对象静脉血标本并应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液标本检测,应用直接测定法进行LDL-C检测,应用抑制法进行HDL-C检测,应用甘油酶法测定TG,应用胆固醇氧化没法进行TC测定,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定量检测APOA及APOB。结果 研究组患者LDL-C、TC及TG水平均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HDL-C水平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纳入研究对象各项指标水平组间对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APOA水平较参考组低(P<0.05),APOB水平高于参考组(P<0.05),两组研究对象各项观察指标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人群与心血管疾病人群血脂检验结果存在明显差异,表明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诊断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为临床准确判断患者病情提供依据和参考。
不同血管通路对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张琳, 刘俊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  44-46. 
摘要 ( 39 )   PDF (573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不同血管通路选择对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科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57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n=28)使用颈内静脉带涤纶套隧道导管(CTC)通路,实验组(n=29)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AVF)通路。比较两组透析充分性及患者营养状况。结果 透析1年后,实验组KT/V值为(1.61±0.17)、URR值为(66.38±5.43)%,而对照组分别为(1.29±0.22)、(50.84±6.26)%;两组患者ALB、PA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3.45%,较对照组的21.43%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与CTC相比,AVF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透析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可作为建立透析通路的理想选择。
护理
全程优质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应用价值分析
陈惠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  47-49. 
摘要 ( 55 )   PDF (619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全程优质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6年2月到2018年10月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随机分组,常规护理服务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采取了常规护理服务,全程优质护理服务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采取了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满意水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机制的认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血压控制配合度、平均分娩产程时间;护理前后血压监测水平值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和婴儿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 全程优质护理服务组满意水平、血压监测水平值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机制的认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血压控制配合度、平均分娩产程时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和婴儿不良情况发生率对比常规护理服务组有优势(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并减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焦虑和抑郁情绪,减少母婴不良情况的出现,缩短产程的时间,提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的疾病认知和治疗配合度。
综合护理在继发型肺结核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实施效果
赖珊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  50-51. 
摘要 ( 47 )   PDF (613KB) ( 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在继发型肺结核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期间接诊的70例继发型肺结核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基于此,研究组加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焦虑及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性(94.29%)高于对照组(77.14%)(P<0.05)。结论 对继发型肺结核合并高血压患者予以综合护理,有助于调节患者心理状态,加深疾病健康知识认知程度,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护理要点分析
李秀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  52-54. 
摘要 ( 35 )   PDF (641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护理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抽取31例作为观察组,另外31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的入院时间都是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前后心室射血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总有效率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4.19%);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心室射血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心脏功能获得了良好恢复,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改善患者心脏功能,使患者的心脏射血功能得到改善,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急性心肌梗死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路径的效果观察
刘睿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  55-57. 
摘要 ( 33 )   PDF (616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路径的抢救效果。方法 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将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目标,按照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采用传统急诊护理流程,观察组49例,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路径,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 优化后,观察组患者院前急救时间、急诊室抢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优化后,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路径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突出,能够明显缩短抢救时间,临床应用价值及临床推广极高。
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
黎慧娟, 柯彩云, 李小椿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  58-60. 
摘要 ( 38 )   PDF (642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8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服务满意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和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服务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能够显著改善心绞痛的相关症状,促使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且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有推广价值。
冠心病患者康复疗养期间生活方式的护理干预
孙然然, 秦夏, 吴春, 尹瑞馨, 钱雯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  61-62. 
摘要 ( 36 )   PDF (640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康复疗养期间生活方式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本院康复疗养的80例冠心病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护理干预),每组各40例。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对患者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通过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方式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作用。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探讨
何娇玲, 施玉明, 张梅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  63-65. 
摘要 ( 35 )   PDF (666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阐述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方法,观察应用效果。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SAS(23.61±4.10)分、SDS(24.81±1.30)分、躯体舒适度(8.17±2.00)分、心理、躯体、环境人性化评分分别(95.48±2.80)分、(95.30±1.78)分及(93.48±3.00)分、依从性97.1%、不良反应发生率2.9%、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0、生活质量(88.30±5.74)分。对照组护理后SAS(35.64±2.00)分、SDS(36.19±3.60)分、躯体舒适度(5.20±0.20)分、心理、躯体、环境人性化评分分别(80.49±3.81)分、(81.59±4.66)分及(82.10±1.99)分、依从性73.5%、不良反应发生率17.6%、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14.7%、生活质量(76.19±3.22)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液透析的依从性,提高心理、躯体及环境舒适度,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以及血液透析不良反应,改善护理效果。
前瞻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对患者便秘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国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  66-68. 
摘要 ( 41 )   PDF (687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与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应用前瞻性护理后其便秘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依据接受治疗次序的奇偶性将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进行医治的82例AMI患者,分为护理措施不同的41例常规组(临床常规方法护理)和41例研究组(在常规护理方法上加以运用前瞻性护理),记录护理期间便秘情况以及护理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为2.44%较常规组29.27%低(P<0.05);研究组患者的心理、肢体疼痛、社会、总体健康分值分别为(67.89±5.84)分、(64.57±6.31)分、(66.87±5.01)分、(69.28±5.34)分较常规组对应值高(P<0.05)。结论 在AMI患者的护理中运用前瞻性护理可使其便秘情况显著改善,促进AMI患者治疗期间生活质量的提高并有助于其康复。
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干预效果
饶情情, 余小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  69-71. 
摘要 ( 54 )   PDF (687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实施全程优质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在我院收治的所有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取7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进行随机分组,将选择常规护理的35例患者纳入参照组,而选用全程优质护理的35例患者纳入研究组,观察两组心功能变化情况并记录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在HR、LVWP与LVEF指标比较上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以上三项指标均已改善,但对比改善程度发现研究组更优(P<0.05);同时,参照组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各为71.43%、对比发现研究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对患者心功能指标的改善具有积极影响,故值得应用。
优质护理干预在心血管介入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李素琼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  72-74. 
摘要 ( 34 )   PDF (634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于本院接受心血管介入治疗的心血管疾病78例,以护理方案差异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情绪状态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8%低于对照组的25.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4.88%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N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血管介入治疗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患者情绪状态,降低并发症,提升治疗依从性。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王文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  75-77. 
摘要 ( 35 )   PDF (686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n=34)与对照组(n=34)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状态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评分相比差异显著,对照组患者更为严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相比差异明显,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更高,两组对比(χ2=3.9813,P=0.0460)。结论 临床对于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除常规护理外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焦虑及抑郁不良情绪,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优质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护理中实施效果
刘一华, 王金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  78-80. 
摘要 ( 45 )   PDF (710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优质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确诊的7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按照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观察组4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模式应用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体征、症状、心电图及心肌酶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差错、护理投诉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护理中的应用,可改善患儿症状体征以及生活质量,推广价值显著。
围术期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术中护理
苏彩珠, 陈小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  81-83. 
摘要 ( 62 )   PDF (713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骨科患者围术期如何开展有效护理以实现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预防。方法 筛选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间经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法作分组依据行对比论证。其中分100例患者作对照组,围术期间行以常规护理模式,另100例患者作预防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结合患者自身病情,归纳可能致患者术后并发DVT的危险因素,并施以相应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围术期DVT预防,后进行两组有关DVT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对比,得出结论。结果 预防组在DVT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上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针对骨科围术期患者展开DVT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DVT发生,患者满意度上升,预后佳,执行可,应予推广。
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
何骄, 冯晶晶, 邓艳梅, 曹茂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  84-86. 
摘要 ( 31 )   PDF (713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行PICC管后的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施以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依从性。结果 在不同的护理模式下,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更高,且干预组患者依从性相较于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其血栓发生率显著降低,并且血栓的严重程度也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后采用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提升患者的依从度,预防静脉血栓形成,降低血栓的危重性,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实施全程优质护理的价值分析
兰恩西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  87-89. 
摘要 ( 57 )   PDF (681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析急性下肢动脉栓塞中开展全程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随机列表法分设对比组与研究组两组。对比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在对比组的基础上,行全程优质护理方法干预实验组。观察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率。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1.30%,明显高于对比组的73.91%;实验组的并发症率为4.34%,明显低于对比组的1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开展全程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
病例报告
单支冠状动脉畸形直接PCI术一例并文献复习
安国辉, 刘淑云, 苑丽颖, 曹庆艳, 刘建丽, 孔令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  90-91. 
摘要 ( 17 )   PDF (1149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重症心肌炎合并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1例护理体会
张晓琪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  92-93. 
摘要 ( 21 )   PDF (683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防治进展
肖秋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 10(3):  94-96. 
摘要 ( 53 )   PDF (719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心肌梗死的主要诱发病因为冠状动脉闭塞,导致患者血液循环受阻,部分患者因长期心肌缺血、缺氧等导致患者心肌局部坏死,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部胸骨区域疼痛,身体发热、生理检测结果:白细胞指标增加、红细胞沉降速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心电图变化较为明显、心律失常等,还会诱发心力衰竭等相关症状。本次综述以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防治进展为依据,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