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华,徐振兴. 心理护理干预在MECT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8):1408-1411. [2] 张华. 心理护理干预联合MECT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2):1775-1777. [3] 梁丽琼,容彩莲,徐小丽. 心理护理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效果及心理状态观察[J].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17,26(2):127-128. [4] 田玮,杨永涛,刘杰. 多元化访视对抑郁症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 河北医药,2021,43(11):1717-1719,1724. [5] 江秋平,潘艳,熊玉香. 心理护理干预在MECT治疗抑郁症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36):70-73. [6]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0-75. [7]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24(1):24-56. [8] 权敏芝,李蒙蒙,王为为,等. 人文关怀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效果与QOL评分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2021,50(3):478-480. [9] 刘维燕,周树军,容兆珍,等. 多元化健康教育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改良电休克治疗认知功能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0):147-148. [10] 李玉,孙建中,袁桂敏. 护理风险管控强化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20):2770-2773. [11] 牛艳,杜娟. 优质护理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抑郁症患者的影响[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9,46(3):545-547. [12] 王昊,王丽娜,张欣娜,等. 精神科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护理交接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2020,55(5):731-735. [13] 孟春燕. 全程护理干预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重度抑郁发作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8,24(7):77-79. [14] 周红英,李彩虹,刘红莲. 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抑郁症孕妇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 贵州医药,2019,43(5):823-825. [15] 黄晶晶,陈晓君,高佳. 罗伊适应模式对抑郁症合并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5):39-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