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今天是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 2022, Vol. 12 ›› Issue (20): 8-11.

• 临床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脑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胡幼霞, 李天保, 邹旭梅   

  1. 佛山市南海区第九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203
  • 出版日期:2022-07-15 发布日期:2022-09-30
  • 基金资助:
    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医学科研项目,课题编号:20210288

  • Online:2022-07-15 Published:2022-09-30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静脉溶栓后发生脑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一系列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筛选与收集从2020年5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静脉溶栓ACI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治疗后根据头颅影像检查是否存在病情加重,根据结果分为HT组和无HT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年龄、性别、血压水平、发病到溶栓间隔时间、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尿酸及NIHSS评分等资料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因素与溶栓HT的相关性。结果 ACI患者共66例,经溶栓后并发HT 13例。HT组溶栓后年龄、发病到溶栓间隔时间、D-二聚体及NIHSS评分均高于无HT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发病到溶栓间隔时间(OR=0.958;P=0.017)、D-二聚体(OR=0.156;P=0.028)、Hcy(OR=0.677;P=0.031)及NIHSS评分(OR=0.734;P=0.033)与ACI患者溶栓后HT具有独立相关性。结论 ACI患者溶栓治疗术后是否会出现HT转化,与患者术前NIHSS评分、收缩压、发病到溶栓间隔时间、D-二聚体、hs-CRP、Hcy水平息息相关,医生应准确评估上述指标,有助于对预后评估和制订防治策略。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急性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静脉溶栓, D-二聚体, 脑出血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