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吴典典,何强.动态血压监测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9,39(3):302-305. [2] 王葳,于秀峙,王巍巍,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16,15(11):612-615. [3] 张素馨,刘文虎.集束化管理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20,33(4):564-567. [4] 中国医师协会肾脏病医师分会血液透析充分性协作组.中国血液透析充分性临床实践指南[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34):2748-2753. [5]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高血压联盟(中国),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24(1):24-56. [6] 刘莉,叶鹏.透析前后血压水平与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一项剂量-效应关系的荟萃分析[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8,26(11):1019. [7] 周小艳,杨国帅.探讨集束化护理模式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9,40(10):1132-1135. [8] 曾巧. 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变异性研究的新进展[J].海南医学,2018,29(18):2582-2584. [9] 曾巧,周红卫.维持性血透患者透析中收缩压变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9,39(1):104-108. [10] 李玉芳,帕热旦木·托乎提,薛素梅.集束化管理在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影响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6,39(4):512-514,5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