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方路敏,汤立蓉,潘俊玮,等.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疗效、生活质量及运动耐量的Meta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14):2543-2549. [2]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心血管疾病学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治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1)[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1,40(5):550-561. [3] 臧广波. 芪苈强心胶囊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3,23(10):49-51. [4] 朱杰,林兆奋,胡聃,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2020,41(9):1342-1344. [5] 王茜,罗山河,黄凯琳,等.基于"心脾气虚、痰瘀水湿内停"运用中药联合腹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缓解期撷要[J].江苏中医药,2022,54(12):49-52. [6]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10):760-789. [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7—80. [8] 冠心病中医临床研究联盟,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等.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J].中医杂志,2014,55(14):1258-1260. [9] 许一帆,刘明怀,杨子平,等.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脂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8,27(3):465-468. [10] 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 16751.2-1997[S].1997:13-19. [11] 肖维,方雷,付莉,等.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2,51(8):933-935. [12] 高飞,付强,包书茵,等.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22,39(5):85-89. [13] 宋金玉,孙笑宇,吴东宁,等.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机制[J].中成药,2020,42(8):2179-2186. [14] 李芊,吴效科.川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J].化学工程师,2020,34(1):62-64,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