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慧芳,黄织春.直立倾斜试验期间心室复极化指标、血浆腺苷水平与血管迷走性晕厥关系的研究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2,30(12):123-127. [2] 李倩庆,刘玉琼.非持续性室速患者心室复极与HRV的特征性改变[J].临床心电学杂志,2022,31(5):347-351. [3] 王瑞华,李艳芬,李美凤,等.心室复极离散度指标早期预测化疗药物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心脏毒性反应的诊断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20(14):2517-2520. [4] 利冬梅,刘良华,莫艳丽,等.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心室复极化指标的影响研究[J].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22,40(3):625-630. [5] 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1):75. [6] 支冬梅,李莉,陈程,等.QRS破碎波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相关参数及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J].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22,10(1):25-28. [7] 林敏,刘耿星,林艺嫔,等.基于Lorenz-RR散点图的心率变异性新指标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22,36(3):214-217. [8] 张晓贝,马兰.急性心肌梗死Gensini积分与心电图的相关性[J].临床心电学杂志,2023,32(1):29-32. [9] 首金梁,张玲娜,胡小梅,等.心电图心室复极指标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J].临床心电学杂志,2021,30(1):19-22. [10] 王慧芳,黄织春.直立倾斜试验期间心室复极化指标与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关系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3. |